“周姑子戏”的起源
2021年08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霓

  传说很久以前,日照西部有一村姑,因婚姻不幸而离家出走,后乞讨为生。她每到一地,便哭诉自己的悲惨身世,人们同情她,也为她那真切婉转的哭腔所感动,久而久之,人们便把这种哭腔称为“周姑腔”。后来被乞讨者学习沿用,成为“唱门子”讨饭的手段,慢慢发展成“周姑子戏”。“周姑子戏”声腔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尤其在表现怨妇悲戚的情感层面,具有如泣如诉、催人泪下、摄人心魄的力量。
  在中国戏曲史上,“周姑子戏”有过重要的影响,早在晚明传奇《钵中莲》中就有“山东姑娘腔”的记载,在昆曲《麒麟阁·反牢》和《虹霓关》等剧目中都曾穿插使用过“姑娘腔”声腔。“姑娘腔”与“昆曲”混搭并同台演出现象不断出现,说明早在明末清初之时,山东“姑娘腔”已经成为具有全国广泛影响力的重要戏曲声腔之一。据专家考证,“山东姑娘腔”就是“周姑子戏”。
  “周姑子戏”到底起源于何地?形成于何时?这个育化了茂腔、柳腔、扽腔、五音戏、柳琴戏、泗州戏、淮海戏的古老剧种,一直是一个深藏不露的神话般传说。
  据考证,在日照市东港区及岚山区内相距不足百里的土地上,超过200年以上的周姑子戏班就有李家官庄、凤凰庄、阚家城子、山西头、牛家庄、小花崖、辛庄、将帅沟、丁家高陆、王家官庄等十几个村庄。这么密集的周姑子戏班扎堆出现在清代中早期,绝不是偶然现象。足以说明,周姑子戏起源于日照西部的传说是真实可信的,发源地就是李家官庄。
  日照市西部山区的李家官庄,是深藏在甲子山下的一个极为偏僻的小山村,山高薄岭,沟壑纵横,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先祖给小山村起了“官庄”的名字,也许就是祈盼能够过上富足的生活。过去唱周姑子戏并非是以娱乐为目的,而是以谋生为目的,学会了周姑子戏,就有了谋生的手艺。据后村镇山西头村现已78岁的安秀升女士说:“每到东关、巨峰等大集日,我们就去唱周姑子戏,一天能挣一两块钱。”
  李家官庄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了。周姑子戏何时在该村传唱的,已经无人说得清楚了。由于贫穷等原因,李家官庄几百年来也没有续过家谱,也没有村志,过去的事情只能通过口口相传,留下一片模糊印记。现已73岁的李学部说:“李家官庄的周姑子戏有些年头了,起码有300年以上的历史了。过去有个唱周姑子戏的‘老铃铛’,听说是最早唱周姑子戏的老人之一,再往上追忆,‘老铃铛’的师傅以及他师傅的师傅是谁?没有人说得清楚了。总之,无论是哪辈师傅,都是本乡本土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过去唱戏是吃饭的手艺,那时候的人都不识字,只能一句一句地教,不是本乡本土亲朋好友,谁会教给你?李家官庄的周姑子戏从什么时候兴起可能说不清,但是有一条,一辈传一辈,都是本地人,不是从外地学来的。”
  李学部所说的“老铃铛”是本村一位周姑子戏艺人,人们已经记不清他的真实姓名了,只记得他的艺名,或者说是绰号。是不是因为声似铜铃一般清脆悦耳而得的绰号呢?因为年代太久,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了。与“老铃铛”差不多年代的还有一位李姓艺人,延字辈,什么名字已经没人记得,只知道他的徒孙辈艺人是李增来,李增来生出于清朝同治年间。
  李家官庄西去不远的梁山口村的孟召英,是上世纪末非常有影响的周姑子戏艺人,红遍日照周边县区及苏北一带。孟召英生得俏,唱得甜。她的丈夫朱孝文生于1919年,李家官庄李增泰是朱孝文的姑爷爷,朱孝文夫妇就是跟着李增泰学的周姑子戏,李增泰生于1885年的光绪年间。梁山口及周边好多周姑子戏班,都是从李家官庄发展出来的。
  值得关注的是,李家官庄村西有一座坟,据说是一个讨饭乞丐死在这里,村里人善良,就把乞丐埋葬 在这里了,这地方也就叫了“周林地”。日久天长,人们叫成了“九厘地”。讨饭的乞丐姓周,传说就是那位哭诉不幸沿街乞讨的“周姑娘”。据村民们说,这座坟与这个村子立村的时间差不多,大约在明代洪武或永乐年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