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随时会换,读书的习惯没变
爱读书的网红农民工吴桂春说:读书就是让人明白道理,不要计较
2022年04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吴桂春的所有闲暇时间基本都用来读书。
     对于一位已经56岁的农民工来说,读书有什么用?
  “读书就是修德,让人懂得做人的道理。读好书,做好事,当好人。”说这话时,吴桂春已经下了班,躺在小小的、只容得下两张单人床的员工宿舍里。他没有房子,没有养老金,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不一定非得给人带来什么,得到多少名利,读书就是让人明白道理,不要计较。就像苏东坡说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记者 郭春雨

网红农民工
  互联网的记忆里,有吴桂春的一席之地。
  2020年,这个黑黑瘦瘦、一口浓郁湖北话的农民工,在濒临失业、回乡之前,无意中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
  这一年的夏天,吴桂春在东莞图书馆退读者证时,在留言表上写下一段话:“我来东莞17年,其中在图书馆看书有12年,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今年疫情让好多产业倒闭,农民工也无事可做了,选择了回乡。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愿你越办越兴旺。识惠东莞,识惠外来民工。”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看到了留言——“余生永不忘你”,这种炽热动人的感情,一下子击中了工作人员的心。随后,工作人员拍下留言发到图书馆内部群里。此后的24小时里,通过朋友圈、社交平台、媒体的转发和关注,这封告别信被发在网上,吴桂春一下子就成了“网红”。
  网友评论说:“这段文字朴实无华,有叙有议。作为一名农民工,能写出这么精美的留言,胜于一大批文化人。”
  图书馆留言火爆网络之后,吴桂春的生活在24小时里短暂地发生了逆转。全国的媒体蜂拥采访,这个此前寂寂无名的工人被推到了聚光灯下。东莞市人社局连夜从岗位储备数据库中搜罗适合吴桂春的岗位,考虑到他能就近去图书馆看书的需要,为他推荐了一份小区绿化工作,吴桂春也得以继续留在东莞。
  然而,互联网记忆的消散,比潮水的退去还要快。爆红之后,随着聚光灯逐渐熄灭,吴桂春的生活再次回到原处。入职物业不到4个月,吴桂春因为工资以及公司管理等问题离职。随后,他辗转到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到了一家制作建筑外墙涂料的小作坊上班。
  “我现在深圳,春节后过来的,在一家幼儿园当厨师。”吴桂春说,相对于温暖的湖北老家和湿热的东莞,鄂尔多斯的气候实在是太冷了,气温最低的时候-20℃。对于南方人,这样的温度让他实在难以坚持。好在年轻的时候学过厨师,他就辗转来到深圳。
  不巧的是,吴桂春到了深圳后就碰到了比较严重的疫情,幼儿园没办法开学,只好闲了两个月。“园里对我还挺好,给我安排了一个保安的宿舍,还发了一部分基本生活费。”吴桂春告诉记者,“现在疫情缓和了,幼儿园刚刚开学,如今能有份工作已经很不错了,我挺知足。”
七遍《红楼梦》
  在深圳因为疫情不能出门的两个月里,吴桂春读了五本书:《秦始皇全传》《雍正帝》《万历十五年》《邓小平珍闻》《党员的样子》,这些书他之前也读过。反复地读一本书,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感受,“现在看第二遍,好像比第一遍还有些味道,比第一遍好看。读同一本书,一遍两遍三遍,感觉都是不同的。”
  吴桂春说,这些书是一位导演寄给他的,这位导演想要跟拍他做个记录片,但因为疫情没法成行,就寄了几本书给他。也幸亏这几本书,让吴桂春在宿舍的两个月里,日子能过得下去。
  在无法去图书馆的日子里,读者和一些媒体人送的书,是吴桂春阅读的主要来源。“我不买书,这几年因为疫情我收入也不高,一本书要几十元,几天就看完了。太贵了,买不起。”手头的书有限,反复阅读就成了吴桂春的习惯。他拥有的每一本书,几乎都是翻来覆去看好几遍。
  “我看《红楼梦》,不少于七遍。”吴桂春说,《红楼梦》的人物关系复杂,前几遍自己都没觉出什么“味”,一直到了第六遍、第七遍,他才觉得自己在慢慢猜到曹雪芹设下的“谜”。“我觉得曹雪芹不是在写曹家的兴衰,是在写整个顺治帝时期的兴衰。为什么不写他当时的朝代?因为文字狱,曹雪芹不敢。贾府里的人生,其实是皇宫里的人生。”
  顿了一顿,吴桂春对记者说,又像对着自己说:“满纸荒唐言,谁知其中味?”
  隔着几百年的光阴,这位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工,用自己的方式和曹雪芹在时空中交流对话。他用一遍遍的阅读,去寻找和解答这位古代文学巨匠,留给后人的“红楼谜题”。
  吴桂春喜欢历史书,也喜欢看人物传记,不喜欢看虚构的小说,觉得“没有滋味”。同样感觉没有滋味的,是刷抖音等短视频。在短视频的时代,他固执地拿着纸质书。“好多就是在那里拼流量,一个人有一个行为,说几句话,所有人都在模仿。”吴桂春说,不刷短视频,是因为单纯地觉得“不好看”。短视频的内容,说的大抵只有固定的几个问题,很多故事和道理,也都是从书中抓来的一点皮毛,“还是书里面的知识有智慧。”
人生前半程
  人生的前半程,几乎每一步,吴桂春都在被命运和时代的潮流推着走。
  读完小学后就辍学,种田、疯跑,长大后去县城摆过早点摊,在单位食堂做过帮厨。再后来长大了,娶妻、生子,觉得生活要安稳的时候,妻子离开了他。为了生活,2003年冬天,37岁的吴桂春随着南下的打工潮,独自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从湖北老家来到东莞。
  因为在打工者中年龄偏大,兜兜转转了一圈,他才在一家制鞋厂找到了一份流水线的工作。没有五险一金,也谈不上升职,他就是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活儿不重,每天都是机械重复的工作,也没有固定的上班时间。忙的时候,一天要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一个月都没时间休息,到了淡季,可能半个月都没活儿。
  没活的时候,工友们会打个牌,但吴桂春玩不起——儿子读书好,他要挣钱给孩子买书。为了打发时间,他从地摊上买书来看,仅仅是觉得“看书是好事”。一些二手书,价格五元或十元一本。歇下来的时候,吴桂春就一个人找个地方坐着,捧着书看。
  他认识的字不多,为了看书,花十元钱买了一本《新华字典》,碰到生僻字就一个一个地对着读。手头没书看的时候,他也会翻翻字典,把那些没见过的字都记下来。读书这些年,大部分字已经认识。
  后来,他听工友说图书馆里看书不花钱,还有空调和热水,于是就怀着忐忑的心情到了东莞图书馆。来了之后,他就彻底爱上了这里:图书馆成了吴桂春除工厂、住处外,落脚最多的地方。没有活的时候,他都是在图书馆,一待一整天。
  一直到2020年,因为鞋厂裁员,吴桂春面临失业,于是在东莞图书馆留言。
人有悲欢离合
  勤劳了几十年,但他大半生都过着拮据的生活。吴桂春说,他没有退休金,作为农民工,就只能一直干活。他到现在也没有房子,老家的房屋早已破败,过年回乡,都是住在哥哥或弟弟家。他也没有多少存款,尤其是这几年的疫情原因,工作总是断断续续,收入无法保证。他不喝酒,以前爱抽点烟,现在基本也戒了,10块钱一包的红塔山,能抽一个月。他现在干的工作,包吃包住,他把一个月的生活费控制在200块钱以内。
  儿子前几年毕业了,也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吴桂春平时基本不跟孩子联系,“知道他过得好就行,我也没什么能给他的,不好意思跟他联系。”吴桂春说,没有给儿子好的物质条件,也没有给他一个父亲的陪伴,对于儿子,他有内疚。
  这些年读书多了,吴桂春感觉看问题更清楚,但是人也老了。在经历了爆红之后,生活再次归于平静甚至寂寥,吴桂春看得挺开。“读书不是要达到什么目的,也不是一定要有什么好的工作,看书对自己有好处,书里总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时候忙了半天,看一会儿书,心也静。”
  看书确实带来了心灵的宁静。很多事他都看开了,也从书中找到了人生的偶像——苏东坡。他喜欢苏东坡的豁达,觉得人生有得有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看的历史书多了,把小小的自己放到中国历史的长轴上看,他觉得感恩,感恩自己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觉得人得惜福,“吃得好还是差一点,都不要太计较。就算是有钱,也不能挥霍,不能过得太好。”
  这几年爆红的经历,有时候他自己想想也觉得很神奇,动了想要记录下来的念头。纸和笔都是现成的。当年有位上海的网友给他寄来了几个笔记本和一盒圆珠笔,当时他觉得没有用,现在想要写东西了,正好能用得上——他觉得这也是冥冥之中的定数。他嘱咐记者,一定要在稿子里向这位网友表达感谢和道歉:谢谢他的赠予,但自己没记住对方的名字,感觉很抱歉。
  这本“自传”他已经陆陆续续手写5万字了,但现在觉得写不下去了。原因是遇到的一些具体的人忘了名字,他又不想给人家起化名,觉得这样不尊重,而且一旦用了化名,自己这本传记就带了虚构的成分。他想如实地记录,不想掺杂一点水分。
  世界读书日到了,记者让吴桂春说几句话。吴桂春说:“一个人,从小到大,读书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国家的强大。读书能明理。读书到了一定程度的人,就不会为了自己想,会为了大家想,为了国家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