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百余村,“乡村理发师”服务千余老人
他要一直坚持到拿不动剪刀为止
2022年07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很多老人特意找大庆照相,顺便理发。
     大庆是谁?大庆有两个身份,一是临沂市区某理发店负责人兼造型师“吉米”,另一个则是“乡村理发师大庆”。能被更多人熟知,是由于他的后一个“身份”。目前,大庆已经累计为千余位老人理发,并用相机定格下了他们的笑脸。
  文/片 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史润泽 梁诗文   

每周抽出一两天
穿梭在各村庄

  今年四月份,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曾以《“乡村理发师”大庆的梦想》为题,专访了临沂市区理发师大庆为农村老人们理发、拍照的故事。时隔三个月,7月5日,记者再次回访了大庆,了解到他近来又跑了二三十个村庄。往返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大庆有时感觉像在“穿越”。
  18年前,老家在安徽芜湖的大庆,一个人拎着行李从上海来到临沂拜师学艺。在往后的十几年里,他在临沂安了家,娶了媳妇,还成了一家理发店的负责人。刚开始,他受师傅影响去社区做公益,后来又有了给环卫工人理发的想法,再到后来,他又想到和爷爷一样的村里老人。
  大庆发现,农村老人理发有很多不方便。在一些村子里,老人没有理发的去处,想理发就得在每月1—2次的集市上,或是骑着三轮车到几公里外的理发店。每次理发,都要花去七八元钱,很多老人不舍得花这份钱。从那时起,大庆每周都会抽出1—2天,随身拎一个小黑包,包里装着理发剃须用的剪刀、推子等,穿梭在村庄的大街小巷中。
  在和老人相处过程中,儿时的点滴记忆,常常浮现在大庆的脑海中。8岁那年,父母做养殖生意失败后到外地打工,大庆便跟着爷爷生活。饮食起居上,大庆被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不幸的是,在他上初二那年,快70岁的爷爷被查出食道癌晚期,初三那年离开了他。
  通过爷爷,大庆看到了农村老人的不易。每一次下乡,饱经沧桑的老人总会带给他不一样的感触。他们亲切、慈祥、真实,等到了一定年龄,他们又那么渴望被关心和照顾。和老人们相处,大庆总能感到开心。
  前阵子,大庆回访了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老人身体一年不如一年,身边还带着一个小重孙女。小姑娘很争气啊,成绩一直保持在班里前三。”此情此景,让大庆既高兴又心疼。他把女孩拉到一边,问她有什么心愿,小姑娘说想要个滑板车或自行车。临走前,大庆鼓励她好好学习,并承诺只要这次考试能进前三,就帮助她实现愿望。
  从城市到农村,大庆走过了上百个村庄,服务了千余位老人。为了留住和老人聊家常时的这份美好,他还开通了“理发师大庆”的快手号,“我想让更多人尊老爱老,想给社会传递一份正能量,也让年轻人体会到老一辈人的不容易”。
  理完发之后,有老人还会情绪高涨地喊上一句:“小师傅的服务态度真正好,理发技术也是一流的。”而在理发之余,大庆还会帮老人们做些农活,如收一些地里的玉米和花生。为表示感谢,有些老人会拿牛奶给他喝,也会摘自家种的樱桃和黄瓜给他吃。这些点滴,都会让大庆感觉自己只是付出了一点点爱,却收获了老人更多的爱。
和老人的相处
能让他静下来

  更多老人会因为大庆会照相而更喜欢他。也正因此,很多老人特意找他照相,顺便理发。因为对很多农村老人来说,他们唯一的照片还是村里统一给拍的证件照,但大都没有生活照。看到这种情况,大庆就想着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好。
  回家之后,他买来相机、打印机、相纸、相框,再次下乡就“全副武装”出动。他会先把洗出来的照片装进相框,再送给老人,他想让照片里的笑脸保存得更持久些。为让拍出来的照片更好看些,他还专门学习了摄影技术,后来越拍越有经验和心得。
  社交平台上,网友们纷纷留言:“满满的正能量”“善良的小伙子”“请继续温暖这个世界”……对于网络的“走红”,大庆更想借此呼吁人们爱老敬老。
  一边是城里响当当的理发师,一边是走街串巷的乡村理发师,城里村里穿梭,让大庆渐渐习惯了这种生活,也让他接受并适应了自己的这两种“角色”。大庆坦言,他上有老下有小,既有生活压力,也有工作压力,和老人的相处,能让他静下来,也能让他找到自己。
  给老人理发拍照这事儿,要坚持多久?面对记者的提问,大庆说:“我要一直坚持到拿不动剪刀为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