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旅游年票在各城市比较常见,但限制也较多,比如针对外地人员的限制、针对使用时间上的限制等。还有一些年票不包含本地的高A级旅游景区,主要是一些本身就免费的科技馆、博物馆、公园等景点,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公众对旅游年票的“鸡肋”评价,影响销量。
“旅游年票”成“鸡肋”,不仅让年票的形式饱受诟病,而且被“不诚信”的评价裹挟,更难以达到刺激旅游消费、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初衷。有关部门应该及时打好“旅游年票”的管理“补丁”,让“旅游年票”在刺激旅游消费、提升民众旅游幸福指数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许朝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