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造技艺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安丘手造”赋能乡村振兴
景芝绢花产业规模达江北第一
2023年07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7月4日讯(记者 王佳潼 见习记者 赵琪昊)6月30日,潍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安丘手造赋能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安丘连续30年保持“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安丘市将手造技艺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全面发展手造产业,景芝绢花、酒文化创意两个产业规模达江北第一,促进乡村振兴,带动群众致富。
  安丘是潍坊市所辖县级市,总面积17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4万,连续30年保持“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荣获山东省文化强省先进市(县),入选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潜力百强县。
  安丘市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84项,涵盖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俗等10大门类。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6项、潍坊市级48项。近年来,安丘市将手造技艺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全面发展手造产业,景芝绢花、酒文化创意两个产业规模达江北第一,促进乡村振兴,带动群众致富。
  依托传统优势,农产品“手造”产业快速发展。安丘被誉为“世界的菜篮子”,食品加工业是安丘四大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安丘市聚焦非遗技艺传承和发展,培育了一批代表性农产品“手造”企业。圣川饮品依托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牛蒡茶制作技艺”,生产的牛蒡茶、发酵菌丝茶等系列手造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远销韩国、日本等国家,荣获“好客山东十佳品牌”等称号。华涛食品凭借粉皮粉条制作技艺,主打粉条、粉皮、酸辣粉等预制菜食品,出口韩国、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目前,安丘发展农产品“手造”企业30余家,年销售额达20亿元,带动周边群众就业1万人以上。
  全面整合资源,景芝绢花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绢花制作是“安丘手造”产业。近年来,安丘市不断挖掘文化底蕴和产业潜力,将零散的作坊、个体户整合起来,推动绢花制作实现从“小散乱”到“产业化”的转变。绢花产业的发展,既能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就业,还能让其兼顾到家庭,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目前,安丘市整合64家绢花加工企业,统一标准要求,统一制作流程,实现绢花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景芝镇创新开发绢花产品系列近百个、品类2000多个,绢花产业辐射到临沂、东营、滨州等地,形成了江北最大的绢花特色产业集群,被誉为“江北工艺品加工第一镇”。2022年,“景芝绢花”出口创汇8000万多元,带动就业1万人以上。
  助力文化传承,民间技艺开拓线上市场。安丘市积极引导传统民间技艺与现代市场开拓相结合,鼓励支持非遗传承人设立产品销售网店,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增强“非遗”经济活力,赋能乡村振兴。安丘印台玛瑙传承人李大捷每晚直播带货2小时,每年成交额达400余万元。“徐鲁班”安丘折扇手造品牌,线上月销量达50万元。安丘金砂传承人张勇通过抖音推广、线上引流的方式,提升产品知名度,每月销售额达20万元以上。树叶刺绣传承人刘晶晶利用抖音、快手、小红书进行线上推介,每月通过手造产品创收2万余元。
  下步,安丘市将继续发挥“安丘手造”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产业发展,传承非遗文化,增加农民收入,为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贡献安丘力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