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解决“卡脖子”难题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2023年07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7月4日讯(记者 顾松 通讯员 孙金鑫 彭大为) “高质量调研为项目安全高效建设提供了良策妙方,打通了堵点痛点,实现100天安全高效安装200台套设备的阶段任务目标!”近日,在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化学剂产业基地施工现场,项目建设人员举行了一场小型“成果交流会”。
  化学剂产业基地是胜利石油工程公司落地的第一个“区域化研发、中试、生产、技术服务支持基地”,公司领导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多次前往现场“四不两直”调研,并为化学剂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查找出28项风险隐患,梳理完善94项管理制度,总结智能化、信息化提升运行经验,确保项目建设精准发力、扎实推进。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党委坚持以调研开局、以调研开路,制定《大兴调查研究实施方案》,细化调研课题、调研进度、解决问题、成果转化四个清单,在联系基层、求实问效上下功夫,着力推动解决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
  班子成员围绕人才建设、装备管理、安全管理、工程技术、生产运行、提质增效、党风廉政建设等7个方面领题调研,寻良策、破难题。聚焦“卡脖子”难题,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效能,给予7支优质高效队10万元/队的专项奖励;聚焦本质安全,持续推进装备标准化配套、自动化升级和智能化转型;聚焦基层基础管理提升,在全系统首家召开“三基”工作会,形成“三强四抓五下沉”长效机制。
  与此同时,班子成员横向走访高新企业、科研院所、兄弟单位学习经验做法、开拓工作思路;纵向下沉到施工现场、产业基地,与岗位员工、技术骨干、基层干部深入交流、换位思考,从基层收集“真声音”,与员工共议“好办法”。
  机关部门及直属单位在服务领导班子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业务线条,纷纷深入基层一线、外部市场、后勤场站,到地处偏远、硬件基础差、安全风险高的单位开展“共建式调研”,利用周末、节假日开展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四同式调研”。其间,围绕“卡脖子”难题开展现场优化、现场提升、现场帮扶的“联动式调研”,推动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有序推进39项调研课题,着力打通公司发展的堵点淤点难点,切实把调查研究的过程转化为学思践悟、深学笃行的过程,转化为转变工作作风、推进自我革命的过程。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强化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持续深化“定点帮扶”,摸清员工群众的操心事和烦心事,班子成员每人至少推进1个民生实事项目,每个机关部门及直属单位至少解决1项基层急难愁盼问题,共同将一个个“问题清单”变为一个个“成效清单”。
  在持续推进帮扶救助、集中生活示范区建设、改进劳保防护等民生工程方面,胜利石油工程公司聚焦现场标准配置、硬件规范提升、员工岗位练兵等方面,从党组织工作经费、工会会费等渠道,按照一定比例加大投入,稳步改善基层工作生活条件,实现员工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