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查直播带货虚假宣传和售假早已有之,但长期遭到“有心之人”利用的凉山州奋起反击,依法击碎“情怀贩子”的阴谋,令人尤为提气。
人红“带货”多,本不奇怪;“网红的尽头是主播”,也无可厚非。发家致富从来不是坏事,但直播带货有不能逾越的底线:真实无欺。助农需要真心实意地展开,不能虚情假意,甚至玩弄群众于股掌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赵灵儿和凉山曲布的所作所为,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卖惨、忽悠,其以“长线”精心布局、直抵人心,堪称此类行为的加强版。
这类直播带货模式不仅大搞欺诈行为,损害了群众利益,扰乱了市场秩序,伤害了受众情感,还败坏了一个地方的名誉。在“大凉山”成为许多供应链公司、网红、短视频创作者们竞相角逐的“流量热土”与“淘金地”的同时,大凉山的形象被恶意消费和透支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其实,此类骗局并非没有破绽。正如谷莫村的村支书俄的克布所言:“谷莫村这么小的一个村子,哪有那么多蜂蜜、核桃产品卖给他们,实事求是地说,他们就是打着我们村的旗号拍视频赚钱,助农是假的。”爆红之后,他们也引来网友的质疑,也有网友发现,所购买的核桃、蜂蜜等农产品包装印有“大凉山”图形商标标识,但发货地并不在凉山,而是成都蒲江等地。
虽然赵灵儿和凉山曲布回应称,他们是偶然相遇,没有团队,更没有大家说的资本和大公司的包装,但真与假泾渭分明,骗局的大模样最终还是浮出水面。
凉山州的“拍案而起”、直捣黄龙的气势和成果说明,打击此类网红虚假宣传、售假行为,亟待全社会形成共治机制:平台和监管部门平时守土有责,不可遇事才如梦方醒,此外,引入公众监督、畅通维权渠道,迫在眉睫。在此前提下,还要在地方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壁垒——无疑,某些网红利用的就是“信息差”和“落位优势”,在不引人注意的角落行骗。一旦地方之间能够在打假事务中互通有无、相互协助、攻防有序,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还能那么随心所欲地“隐身”和“收割”吗? 据羊城晚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