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快干,奏响奋进乐章 “双节”不打烊,济宁金融中心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开足马力
安全毫不放松
走进济宁金融中心项目,映入眼帘的是热火朝天建设场景。在项目1号楼,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建设者们顶着烈日,依然奋战在施工一线,抢抓有利天气,争分夺秒赶工期,如火如荼、开足马力施工建设。
“现在2号楼、3号楼都已经陆续封顶,我们正在突击建设的1号楼金融大厦作为180米超高层建筑,是整个项目高度最高、工程难度最大、结构最复杂的部分。”作为现场生产、质量及安全负责人马腾认真的监督相关流程的规范操作,不敢有丝毫懈怠。在1#楼29层,十几名建设人员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太阳照得施工人员脸上的汗珠闪闪发光,他们顾不上休息,只是随手抬起袖子擦一擦。
“国庆长假是大家放假休息的日子,但对工程人而言,工作是常态,即使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我也无怨无悔,因为确保项目安全有序推进,是我最大的责任!”马腾介绍,国庆期间,安全生产是头等大事。此前,他们对各施工区域开展了节前专项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确保风险管控措施到位。
针对1号楼超高层结构工程量大、工序复杂、施工周期长。项目建设方通过科学应用34项“四新技术”,实施“不等高同步攀升”综合施工技术,将核心筒与外框进行分区流水施工,既降低了每层工作量,又结合混凝土、钢结构施工特点,将两者分离施工,避免了交叉作业、降低效率问题的出现。
打破纪录
突破技术难题
“从项目启动施工开始,赶工程、抓进度、不停歇,大家也几乎没有休过假。我的岗位可以当做整个项目推进的‘发动机’,需要协同项目每个节点环环相扣,基本上一个月才能休息一次。”2021年1月10日,马腾刚来到济宁金融中心项目时,项目还处于桩基施工阶段,看着三栋雄伟的高楼拔地而起,他心中充满着自豪。
济宁金融中心项目是市一级星标工程,也是省级重点工程,位于太白湖新区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域,是中央商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招引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入驻,成为服务济宁、辐射鲁南乃至淮海经济区的体系健全、业态多样、功能完备的区域型金融中心。
“最忙最累的时候是基础施工阶段,因为项目体量,全场桩基足有2300多个,最深的要打60多米。”马腾坦言,济宁金融中心项目建设面临着济宁市建筑史“五个之最”,即建筑高度最高(建筑180米、地上37层),基坑深度最深(基坑最大开挖深度19米),桩基承载力最大(单桩检测荷载2150吨刷新济宁市纪录),施工条件最复杂(施工场区狭小、地下水位高、地质及周边管线复杂),施工技术难度最大。
为全力突破技术难题,中建三局济宁金融中心项目创新工艺,优化方案,在技术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创新运用“钻孔灌注桩+二次灌浆”“桩锚联合支护+850止水帷幕”“泥浆分离”等技术解决了桩基施工多项难题,采用“工具式基坑悬挂步梯”技术极大提高基坑施工安全性。根据工程进度,还应用“大体积混凝土串筒浇筑”“超高泵送及超高垂直运输”“高封闭性自密实混凝土”“超精地坪”等先进施工技术。因项目进展较快,先后多次荣获市挂图作战指挥部流动红旗,获市“优胜项目部”、市“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选择了这个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工作方式,越是过节,我们越需要坚守岗位。希望用我们的坚守、干劲,推动项目早日建成。”马腾感慨地说。
记者 郭纪轩
国庆中秋“双节”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难得的假期,但秋高气爽也正是项目建设的黄金时间。位于太白湖新区的济宁金融中心项目,中建三局项目副经理马腾和同事们坚守岗位,抢工期、赶进度,忙生产、保安全,抢抓秋季施工的黄金期,全力推进施工任务,用实干快干奏响节日最美乐章。
双节假期,一线工人坚守岗位。
扫码看视频。
本报济宁10月9日讯(记者 李从伟 见习记者 赵云龙)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位于太白湖新区的济宁城投新天地国际商务中心项目一派忙碌景象。在项目三地块施工现场,总能看到陆常帅的身影,作为一名监理工程师,默默坚守工地一线,保安全、抓质量、促进度,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10月3日上午8点,一到办公室,陆常帅就换上工装,戴上安全帽,揣上一把卷尺,拿起设计图纸,往施工现场赶。
济宁城投新天地国际商务中心项目由1栋150米超高层五星级酒店、1栋150米甲级办公楼、4栋100米办公楼、1栋高60米宽200米的4#办公楼及6栋5层独栋办公楼组成,总建筑面积约48.5万平方米,项目功能定位为国际标准的集总部办公基地、产业聚集区及会议接待于一体的商务办公中心。目前,项目三地块科创中心裙房地上部分正在进行钢筋绑扎施工。
“越是节假日,越要严把安全关,对于施工的每一个环节,监理人员都要严格管理,时刻绷紧安全生产作业这根弦,让工程安全顺利推进。”陆常帅说,节日期间,项目监理部门对安全、质量、施工进度加强了现场巡检力度和频次,及时了解掌握施工进展情况,积极解决施工重点难点问题。
箍筋间距是否合理、所用的钢筋规格和保护层的厚度是否达标……现场,陆常帅双手展开图纸,认真对照设计图纸仔细核验,不错过任何一个设计细节。“它们就像是人体的骨骼,如果不壮实,就会影响后续工程的质量。”陆常帅说,这就要求施工工程中,各项参数都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来进行,如发现不符合标准的,会督促施工单位立马整改。
“是否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是否使用合格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尤其是质检人员是否到岗到位;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条件是否满足工艺操作要求、特种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施工环境是否对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已施工部位是否存在质量缺陷。”陆常帅说,监理涉及方方面面,这就需要自己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悉施工工艺和工程规范,掌握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监理的工作任务。同时,工程监理也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在施工现场,需要对每个细节进行仔细观察和检查,还需要与多个利益相关方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解决问题和难题。
巡视完一圈,已是中午12点,顾不上吃午饭,陆常帅回到办公室整理监理日志,这是他的常规动作。“巡视检查现场临电使用安全;独栋防水卷材验收合格,允许下步工序施工;Loft-A卫生间防水基层验收,存在局部清理不到位问题,已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整改完成后复验。”陆常帅认真记录着。记者发现,像这样的监理日志,陆常帅已经写了整整8大本。
“截至目前,项目塔楼主体结构、二次结构已全部施工完成;甲级办公、SOHO办公、6#办公楼、科创中心幕墙整体施工60%,4#办公楼、LOFT公寓幕墙整体施工至90%;内装与景观单位已进场施工,内装正在进行个单体楼样板段施工;景观已施工至10%,各专业工程按计划有序推进中。”陆常帅说,三年来,从一块荒地到如今的高楼大厦,自己见证了项目的一点点“长大”,内心成就感满满。
监理工程师陆常帅坚守项目一线。
扫码看视频。
编辑:褚思雨 组版:曾彦红 校对:孔媛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