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好书榜
2023年12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躺不平的千禧一代》 [美]安妮·海伦·彼得森 著 杨文展 译 格致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11月)

  本榜单从当月最新出版的文学艺术、历史传记、思想社科图书中,参考图书网店的数据及专业书评媒体的评价,以人文性、思想性、趣味性为标准,筛选出一本重点推荐图书和九本好书,期待其中的某一册能够进入您的内心。
  美国的“千禧一代”(1981年—1996年间出生的人),在“美国梦”的神话中长大,曾经对人生抱有远大期望。然而当他们参加工作时,正值美国自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经济衰退期。千禧一代成为美国现代史上第一代生活水平不如自己父母的人。仅仅为了在艰难时日中维持生计,这一代美国人就需要耗尽全力。
  本书考察了美国千禧一代中普遍倦怠的生存状况,通过3000余份在线问卷、上百次访谈,用年轻人的访谈原声以及作者的个人经验,真实记录了美国千禧一代在工作和生活方方面面承受的重压,包括一路为了升入大学做准备的成长经历、将好工作等同于过度工作的病态职场文化、被工作不断挤压侵占的休闲时间,以及令人心力交瘁的育儿竞争等。作者还探讨了技术和社交媒体是如何通过创造持续的在线要求和“时刻待命”的压力,让美国千禧一代打工人进一步深陷倦怠境地。
  普遍倦怠的现象是现代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由根深蒂固的政治、历史和经济力量塑造,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子女养育、社交和生活方式。作者借鉴范围广泛的学术研究和历史回顾,考察了美国就业市场几十年来的变迁,以及塑造千禧一代生活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因素,将当代美国年轻人疲于奔命的根本原因,归结为美国晚期资本主义体系的深层问题——金融监管放松、工会与劳工阶层的削弱、社会安全网的侵蚀等——崩坏的不是任何一代人,而是体系本身。
  《两头不到岸: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
杨国强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近代史家杨国强教授最新力作,以隽永的文笔带领读者走入20世纪初年的历史场景,重现晚清末期至民国初年这一过渡时代的思想、政治与社会:数千年来的历史中国在层层分解中走向支离破碎;时人以变应变、各自恢张的新法和西法在现实中国却一败涂地。这期间,科举停置、变法立宪、辛亥鼎革及新文化运动等重大议题次第登场,以前所未有的广泛程度造就了一种“速成的现代化”。作者通过这一段历史的矛盾、错杂、人物之多变和世事的纷乱,寻究这种激变、剧变挟前所未有的烈度和深度造成断裂、脱节、摧折乃至四分五裂的由来、内涵和结果。

《大变局:晚清改革五十年》
谌旭彬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聚焦晚清的改革与当时的历史事件细节,讲述了咸丰十一年(1861)到宣统三年(1911)的改革之路。这五十年里,有许多历史人物值得关注和研究,如缺乏理政常识的太后、连汉献帝都不如的光绪、被逐离政坛的恭亲王等权谋与争斗不绝如缕的清廷高层,还有深埋改革主张的冯桂芬、选择性“开眼看世界”的斌椿、时代的出局者徐继畬、身陷教案的曾国藩等有挣扎但又怯懦的官僚士大夫,同时也有挑战君权神圣的严复、要做陈涉的“官二代”谭嗣同等图变图强的有识之士,以及生活本就已经支离破碎、濒临崩溃的底层民众。

《多年爱书已成精》
马凌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毛姆为何逃离英国并且拒绝出版自己的传记?伍尔芙居然是著名“狗迷”?普鲁斯特的书信中写了多少琐碎的日常?本书中,作者选取了18位作家、画家、文艺家,以一个“书虫”的阅读妙趣和“学院派”的学养视野,通过细小的关注点,以点带面,穿透他们的人生、轶事,把他们的人生和作品相连接,给了他们人生与作品的双重解释。作者马凌不仅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还是一位“网红”书评人。十几年来,她长期活跃于豆瓣网,许多书籍刚刚出版,她就已经撰写好了评论,其阅读量和阅读速度令人感慨。“爱书多年已成精”本是马凌写的一篇小书评的题目,“埃科可以成精,书可以成精,我希望我也可以,豆友们都可以”。

《早春的中国》
[日]久保田博二 著
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1978至1985年期间,日本摄影师久保田博二花了1000多天,几乎走遍了中国,拍摄了超过20万张彩色照片。他敏锐的政治学眼光注意到中国正处在一段历史的起点。他和中国老百姓一起住人民公社、上旱厕、坐牛车,不动声色地观察中国的方方面面,用镜头记录中国人的衣着、饮食、工作、旅行、娱乐。他同时捕捉到深刻的传统元素和新的表达方式。《早春的中国》从久保田博二的海量底片中挑选出370多张照片,既有广泛传播的经典作品,也有大量首次披露的精彩画面,为读者呈现一个如早春般萌发新生的中国。

《体无完肤:我们与害虫的战争,一部社会和文化史》
[美]丽莎·T.萨拉索恩 著
梁卿 译
记号Mark|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害虫在地球上生存的历史远远早于人类,它们的身份却被人类定义。作者在书中详细讲述了从早期现代社会至今的400多年的时间里,害虫如何从常见寄生虫到被人类深恶痛绝的对象、从神旨的代表到传染病的传播者的身份转变;它们如何在讲究体面的现代社会中轻松打破阶层壁垒,破坏文明秩序,引发人心底的恐惧,最终成为社会阶层的标志、污名化的标签。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无论是种族主义影响下的他者带来的人口过剩的恐惧,还是对现代社会孤立状态的倦怠,我们对待害虫的态度和行为构成了自身生存的譬喻。

《伐木:一场情感波澜》
[奥]托马斯·伯恩哈德 著
马文韬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托马斯·伯恩哈德,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作家之一。特立独行的伯恩哈德以批判的方式关注人生(生存和生存危机)和社会现实(人道与社会变革),揭示出不同于卡夫卡的荒诞与悖谬。《伐木:一场情感波澜》是一部充满矛盾和戏剧性的小说,描述了伯恩哈德年轻时身处的奥地利艺术圈中真实发生的事件,后来他离开了这个艺术社交圈,并对当时的艺术社交圈领导和成员所谓艺术的道德标准感到幻灭。当他多年后在一个“艺术晚宴”再度与他们碰面后,他被这群艺术家们的艺术性以及人性感到惊骇,因此他的小说《伐木》以此为根据将这场晚宴记录下来。

《人命如何定价?美国社会衡量生命价值的迷思与不公》
[美]霍华德·史蒂文·弗里德曼 著
方宇 译
也人|上海书店出版社
  在现代人的理念中“人命无价”,但在现实的社会里,人们不得不承认“人命有价”。从与日常息息相关的保险费、生儿育女到法规制定,甚至是遭遇恐怖攻击的赔偿金,都有一个价格。一条命到底值多少钱?它该如何计算?有钱人的命是否比穷人的命值钱?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统计学模型可以做到公平对待每一条命?这些问题看似残忍,却相当现实,让人无法逃避。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家、卫生经济学家霍华德·史蒂文·弗里德曼,深入美国社会各层面的人命定价案例,探析普通民众如何被政府、经济学家、法律、企业、医疗体系、保险公司等定下价格,并反思人命价格标签背后的逻辑缺陷及由此引发的社会不公问题。

《冰轮冉升:关于更年期的科学、历史与意义》
[美]苏珊·P.马特恩 著
朱邦芊 译
甲骨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对更年期没有任何特定术语,也不把它看作一种疾病。历史学家苏珊·马特恩带领我们从巴拉圭的雨林穿越到东京的街道,利用生物学、人类学、考古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我们对更年期的看法如何从史前发展到了今天。她考察了“祖母假说”等演化理论,这些理论对更年期和育龄后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提出了惊人的见解;她探讨了更年期如何作为一种危险的疾病在18世纪的西方世界浮出水面,这种源自现代早期的更年期概念影响了如今世界各地对它的看法。这部全面研究更年期的著作,赋予了其应得的正面评
价:更年期不仅是重要的生命阶段,而且是人类繁荣史上的关键因素。
《脏活:必要工作的道德伤害》
[美]埃亚勒·普雷斯 著
李立丰 译
望mountain|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为什么有些职业既不道德又不体面,还有人抢着做?当工作不再享有尊严,我们是否有退出的选择?在这本讲述职业与不平等的非虚构著作中,作者援引了“脏活”的概念,即社会中不可或缺,但被视为肮脏、下作的工作,如屠宰场的移民劳工。这些人无权无势、朝不保夕,还会遭受羞辱与良心谴责,而公众宁愿被蒙在鼓里。书中描述了“看不见的工作”背后,资本如何与权力、技术共谋,塑造了不平等的权力结构,揭示了工作中隐藏道德成本的真相。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