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面文章”要不得优化营商环境要有“明白账”
2024年04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一个镇半年内注册了200多家企业,有人半年时间开了6家公司,有的村支书名下注册了23家市场主体……多位山西大同阳高县的基层干部反映,当地几乎每个月都有新增市场主体数量的考核,乡镇领任务再分到村里,存在严重造假现象。 
  如此模式之下,数据好看了,但对经济发展一点实际作用也没有,老百姓得不到一点实惠。甚至由此会导致上级对该县经济发展情况形成误判,一味“铺摊子、上规模”,最终买单的还是基层老百姓。市场主体是从良好的营商环境里长出来的,而不是靠搞摊派、作假制造出来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提到,应当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有必要问的是:当地在大力培养市场主体之前,有没有全面了解市场需求?是否结合了当地资源优势?有没有发布切实可行的政策扶持措施,让创业者感受到营商环境的暖意?如果脱离实际制定目标,效果就必然适得其反,最终只能落得个一地鸡毛。一些地方政府急着谋发展、促增长心情可以理解,但培育市场主体不能“一口气吃个胖子”,优化营商环境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据央视新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