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磨灭的丰碑
2024年06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邱明 高松

  尽管历经多路探寻,我们仍无法完整记述戴如义烈士的生平。
  “大块头,身体很棒。”“有个哥哥,家庭困难。”匆匆而过的时光无法准确记下烈士的模样。目前,我们只能在军史资料中感受戴如义烈士的英勇。
  1950年11月30日,335团1营3连连长戴如义和指导员杨绍成带领全连官兵,奉命占领松骨峰东侧一个小山包,阻击南逃美军。在无险可守的情况下,全连官兵用简陋的武器阻击拥有飞机、坦克、火炮的美军第2师部队长达十几个小时,为主力部队围歼敌人、夺取第二次战役胜利争取了宝贵时间。战斗结束时,全连官兵仅幸存7人。战后,志愿军总部授予连队“攻守兼备”锦旗一面,记特等功一次。战斗中,戴如义左腿被炸断仍坚持爬到最危险的地方靠前指挥,不幸头部中弹,壮烈牺牲。
  对戴如义烈士的相关采访,我们始终怀着痛惜和敬意。在兰陵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烈士所在故乡、鲁南革命烈士陵园,我们感受到了同样的痛惜和敬意。
  我们曾遗憾于烈士的英名时隔74年才被家乡人知晓。令人欣慰的是,兰陵县相关部门将与部队对接,梳理戴如义烈士的生平和事迹,收集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与纪念碑一起向公众开放展示,让烈士的英雄故事广为传颂。
  那尊盛有松骨峰黄土的纪念碑,尺寸并不大,仅有三十多厘米高,却因为烈士的英勇注定成为永不磨灭的丰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