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完火警 像从水里捞出来
消防员:每天背着百十斤的装备训练出警
2024年06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每次训练、出警后,消防员都是大汗淋漓。
  喝藿香正气水防中暑
     无论气温多高,一旦遇到火警,消防员都要立即奔赴灭火救援第一线!近日,记者跟随济南市章丘区刁镇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一起出警,体验“火热战斗”。
  尉伟 高曼娟 济南报道

早上一身汗
仅仅是“热身”

  又是一个高温天。6月12日早晨7点,济南闷热无风。当记者来到济南市章丘区刁镇消防救援站时,消防员们早已大汗淋漓。
  “早上5点半起床后,我们会外出跑3公里或5公里。”站长王伟告诉记者。为了应对持续的高温天,他们会进行错时训练,把户外训练调整到早上或傍晚。而在最闷热的下午时分,大多进行室内学习和训练。
  站上制定了夏季防暑应急救援预案,在应对处置细节上做了详细规定。“安全是第一位的,不管训练、救援,出现不舒服状况,立马报告。”王伟介绍,每辆消防救援车时刻配备藿香正气水、风油精、清凉油、葡萄糖以及运动型功能饮料、盐汽水等防暑降温用品。消防站里每天都会提供绿豆汤、大麦茶、山楂汤等解暑饮品,及时为消防员补充水分。
  消防员一天能流多少汗?这可真不好说。早上起床就出操,出操完已经是一身汗,而这一身汗只是一整天工作的开始。
  中午12点,太阳炙烤着地面,温度计显示室外已达39摄氏度。记者试着用矿泉水往地上泼洒,似乎都能听到“刺啦”声;站在室外,即便什么都不做,都让人感到头皮发麻、汗流浃背。而此时,警情却“不合时宜”地来了:辖区内一处荒草地突然发生火情。
  “出发!”在站长王伟的带领下,两车十六人迅速赶往现场。
出一次警
衣服湿透一次

  刁镇消防救援站,辖区内有化工厂和乡镇居民区,还有部分林场、麦地和荒草地。
  “这个季节气温高,随手一个烟头落在麦地或荒草地里,就容易引发火情。”在消防车上,王伟向记者介绍,“其实,气温高低,对消防员来说区别不大。”因为火场上的温度和“烤”验可能比现在还要高。火场中的热辐射,会让人感觉被火焰包围。即便是寒冬,战斗服外面结了冰,里面仍能热得让人衣衫湿透、拧出水来。
  很快,消防员抵达火场附近,他们身着战斗服、拎着十余公斤重的风力灭火机等工具快步跑向起火点。记者一路跟随消防员的脚步,即使两手空空,也累得气喘吁吁,脸颊就像贴在火炉子上。
  所幸扑救及时,火情迅速化解。别看只有短短十几分钟,可每个消防员脸上都布满汗珠,额前头发也湿成一缕一缕的,更别说战斗服里面啦。
  回到救援站,消防员将战斗服晾在栏杆上,形成一道橙色风景线。对此,王伟笑了笑说,消防员备用的衣服就一两套,高温天遇上连续警情,很可能就要穿着湿衣服出警,“所以,我们都把衣服晾在外面,便于速干”。
每人装备四五十公斤
“实战”一气呵成

  傍晚6点,气温略降,刁镇救援站的消防员却全副武装集合待命。穿着厚重的战斗服、背着沉重的空呼器,每个消防员身上的装备,少说也有四五十公斤。
  这次训练的科目之一是枪炮协同灭火,消防队员们不仅要快速将水带铺设至起火点,还要有两人抬着180斤的水炮到90米处。
  站长王伟一声令下,6名消防队员在班长带领下,从下车到铺设好水带,直至最后完成“出水”扑救,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如果现在脱下战斗服,就是高温天也觉得挺凉爽的……”谈及穿着战斗服的感觉,训练间隙,牛兆杰这样说。摘下头盔,他的头发早已湿透,汗水顺着脸颊不住地往下流。当训练结束,每个消防员都像从水里捞出一般。
  “这种高温下的训练,我们要求跟实战一样,甚至比实战更严格。这样才能在面临各种突发灾难时,更好地完成任务,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我。”有着多年灭火救援经验的站长王伟深有感触。晚上8点,警铃突然又响起,消防员们飞速奔向消防车。从铃响到队员们上车短短45秒,消防车就已开出了记者的视野。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