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军
太阳落山,溽暑消退一些。白色葫芦花儿开放,淡淡清香虽说若有若无,仔细体会像细细茧丝一样飘荡,是一种很好闻的味道。叶子蒲扇一般高低错落、密密实实,遮蔽出一片四四方方的墨绿天空。搬个小板凳坐下来,凉爽的感觉浓起来了。
埋四根立柱,在上部用铁丝和棍棒捆出一个等边四方形,搭上一些鲜树枝,一个凉棚就建成。在一根立柱前,用镢头刨出一小块地方,再挎来一筐头碎土,拌上粪肥,砖石垒上一圈边儿。点上三两粒葫芦种,不几天就萌芽生长出葫芦苗儿来。开始是嫩茎顶着两个小瓣,很快从瓣心长叶、拖蔓。插一根细棍儿,将其引导往立柱上爬。初始叶子较小,到一人多高,叶子变得大如蒲扇。这三两棵葫芦攀上凉棚,还没等搭上的树枝叶干落,就又将凉棚慢慢遮蔽起来了。
气温逐渐升高,葫芦棚下成为劳动之余休憩的好场所。特别是晚饭后,一家人随意来到棚下,手摇蒲扇赶着蚊子,在这儿乘凉、拉呱。葫芦架边垂下来的碧蓝天空,大小星星有的不动声色,有的不安分眨巴眼睛,还有的突然亮出长尾巴跑向远处,不见了踪影。鸟儿在不远的树上偶尔飞起又落下,蛙儿们在汪中和水沟里肆意鸣叫,刺猬也会发出老人咳声在赶夜路。
随着黄昏到来,洁白的葫芦花开放了,很快引来一种大飞蛾“呼噜聒”。这种蛾子身体和翅膀都是褐灰色,翅膀上长着一层粉末,飞动过程不见飘落,如果用手抓就会沾到手上有些滑腻。它飞到一朵花前,保持一小段距离,身体悬在空中,不断扇动翅膀。我仔细观察发现,它用一根细长的须子状口器伸进花中,过一会儿再换一朵,就这样一朵一朵挨着吸花芯里的营养成分。我拍手唱着当地的童谣:“呼噜呼噜聒,黑天来宿窝……”它太专心,完全不会顾及周遭。我悄悄走到花下,慢慢伸出两个手指,将花朵紧紧捏住。它这才知道自己再也飞不走了,焦急扇动翅膀,却无济于事。有时大人会告诫:“还不赶紧放了,别让它的粉儿迷着眼。”自己也觉得玩腻了,拇指和食指一松,它才飞走了。我发现,它还是忍不住,不久又飞到了另一朵花面前,不知自己的命运已随时会被别人捏住。傻大胆一样见花就采,见蜜就吃,是潜伏着很大危险的。
那个年代,童年里根本没有多少能玩的东西,一把木头手枪是林场里的木工叔叔用边角料给锯出来的,尽管很喜欢,但时间长了也想换个花样。“呼噜聒”成为娱乐项目之一,捏住须子不知曾给它造成多少痛苦。长大后才知道,“呼噜聒”是一种害虫,学名叫葫芦夜蛾,特别是幼虫大量食叶,能使茎、叶枯萎,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知道这些以后,对自己当年的恶作剧才少了些许歉疚之情。
带着一家人满满的期待,葫芦在慢慢开花、结果。这种普通植物很古老,河姆渡遗址曾发现7000年前的葫芦及种子,这是目前世界上关于葫芦的最早发现。阅读古书,最为常见的瓠、甘瓠、匏、壶等均指葫芦,《诗经》的《豳风·七月》中“七月食瓜,八月断壶”意思就是“七月里面吃瓜,八月里摘葫芦”,《小雅·南有嘉鱼》“甘瓠累之”写葫芦藤蔓相缠,《邶风·匏有苦叶》写叶子有苦味或干枯,《大雅·公刘》“酌之用匏”写用葫芦瓢酌美酒,《卫风·硕人》写“齿如瓠犀”是抓住特点用葫芦籽比喻美人牙齿,可见葫芦自古以来就和人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同时,“葫芦”与“福禄”同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寓意,象征着福禄双全、多子多福,古代绘画、瓷器等多见葫芦这种吉祥物。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家每年都会这样栽种几棵葫芦,主要是让它开花结果,收获一些葫芦制成瓢儿,那是须臾离不开的日常生活用品。凉棚架上葫芦长全身量逐渐由青变白后,母亲会指甲掐一掐,觉得差不多时,再用针尖扎扎外壳,针尖扎不进去,说明已完全成熟。将其摘下,从中间锯成对称的两半,在锅中开水煮透,拿勺子将葫芦瓤剔除干净,用瓦茬片将外皮刮掉,放在阴凉干燥处晾干,一个葫芦就做成两个瓢了。挖出的瓤可以清炒、做汤,口感滑滑的,清香浓郁。晒干后的葫芦籽,吃起来也特别香。
制成的葫芦瓢,用来搲面的叫面瓢,盛粮食的叫粮食瓢,舀水的叫水瓢,盛熟食的叫吃饭瓢,讨饭用的叫要饭瓢。那时候,井台上、泉子边、水缸里,总会有水瓢随意放在那儿。大人孩子口渴了,会用水瓢舀起凉水,嘴贴着瓢边儿,一顿猛喝,甘甜解渴,浑身舒爽。我们家从来都是用葫芦水瓢舀水和淘米下锅,里一面剔除瓤后有些涩,并不十分平滑,向锅中晃荡着下米很容易沉淀砂粒,做出的稀饭从不硌牙。记得换成舀子后,很长时间里一些细碎沙子怎么也留不住,好在后来粮食中已经很少有砂粒了,葫芦水瓢才最终退出日常生活。
“呼噜聒,呼噜聒,黑了天,来宿窝。”“呼噜呼噜聒,黑天来宿窝……”正是葫芦开花、结果,逐渐走向成熟的季节,耳畔又响起这些童谣,有关葫芦的事儿也一一在我眼前浮现……
(本文作者系中国作协会会员、齐鲁文化之星、沂南县作协主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