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钱子
2025年01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高军

  萝卜钱子,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叫法,也有人叫罗门钱、过门签、挂门签等,是春节期间装饰于门上的民间刻纸艺术品。家乡语言中很多词语习惯带后缀“子”,如吃的“豆沫子”“面条子”,用的“盆子”“罐子”“筐头子”,天上飞的“花蝴蝶子”“家雀子”等。萝卜钱子就是萝卜钱,贴在门上的吉祥图案,怎么就和萝卜、钱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物件有了关联?弄不明白归弄不明白,我们每年依然会大年三十在门上贴红红绿绿的萝卜钱子。
  我们家贴的是我写的春联,又贴上了从集市上买来的萝卜钱子。我还开始模仿很多家庭贴一个字,那个字是我用毛笔依葫芦画瓢写的。折横折再向右拉出一个弯钩,两边各写上一个点,叫yǒu帖子。缸上、橱上、板凳上、锅台上、箱柜上、胶轮小推车上等都会贴上一个。那时候自己还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字,后来才知道是“酉”字,王羲之就是横折横折再向右拉出一个弯钩的。查了资料,研究了这个字的字形变化,知道“酉”是盛酒的器具,一般情况下,能吃上香的后,才能喝上辣的,过年能喝上酒是好日子了。这个字又能引申出成熟、丰收的意思,《释名》说:“酉,秀也。秀者,物皆成也。”过年贴这个字,就是祝福有吃有喝的意思啊。很多时候,牛栏、羊圈、鸡舍的门口不用张贴别的,粘上一个酉贴子就可以。
  再后来,又想搞明白为什么叫萝卜钱子这个问题,但多年中找不到答案。后来在我对一个个乡镇逐村采访中,有人告诉我一种说法,过去日子很穷,到过年时候,人们会用萝卜刻成铜钱的图案,过年时蘸点颜色印在彩色纸上,贴在门口上部,表达收入越来越多的心愿,所以这种纸叫萝卜钱。家人进出门口,萝卜钱子大都会触碰到头皮,就成“头顶落钱”了。过年贴萝卜钱子,就是祈盼新的一年收入更多,财厚当然就会运厚、福厚,一切都好了。
  现在很多人家贴萝卜钱子,是用胶带或双面胶,很多机器制作的萝卜钱子还自带胶,直接粘贴即可。我小时候可不是这样的,总是找个铁勺子,在里面用清水将面粉搅拌成稀稀的面汤,将其加热制成糨子糊,用它去门上粘贴萝卜钱子。这固然简陋,但确是最为科学的方法。前几天陪一个朋友去装裱字画,装裱师正在用面粉制成的糨子粘贴着。这就是机器装裱和手工装裱的区别,机器装裱用的是胶,手工用的是糨子。用糨子的字画以后还可以揭开重新装裱,胶贴的就很难进行第二次装裱了。有时候最简单、简陋的,也是最科学的。我家这几年,也都是用胶带粘贴萝卜钱子,有时想想这真是暴殄天物,是对传统工艺的亵渎。
  这些年,我曾在石花峪、黑沟、远里等村观察和采访过萝卜钱子的制作过程,艺人们用的都是红、绿、黄、水红、紫五种颜色的彩纸,每种颜色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寓意是福禄寿财喜,颜色和顺序绝对不会错。制作工具主要有锤子、各种形状的凿刀、剪刀、锥子等。先把纸张按颜色依次折叠好,五张纸折叠成相对的十页,在上部钉上纸捻,固定在木墩上,用工具仔细凿切、镂空、剪铰,各种吉祥图形和文字就呈现出来了。由于都是单面颜色的纸张,必定有五张图案和文字是反着的。这并不要紧,很多门口上部都是由门楣和门框的横木两部分组成,门楣上贴图案和文字正面的,门框上还是正面向外,但文字是反着的。现在,很多制作者都已经采用双面同一颜色的纸张,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萝卜钱子就像砖头的形状,都是长方形,有大有小,下面剪有精致的穗头,可以根据门的大小相机选择。它们一门五幅,各色相间,富丽而不失朴实,鲜艳又不媚俗,统一而又富有于变化,让你不得不佩服民间艺术的高妙之处。这种传统工艺的守护者,大都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但是,传统制作费工费时,在市场上和其他制作更精美的产品相比,竞争力不强,市场潜力越来越小,存在着很多危机。我至今还是喜欢这种手工制作的萝卜钱子,遗憾的是市场上越来越少见了。
  春节即将来临,我会继续去追寻这些手工制作的萝卜钱子,在大年三十那天,贴在自家的门上。
  (本文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齐鲁文化之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