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植”梦,绿意同行
2025年03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25年3月,正值春风拂面、万物复苏之际,我校以“童心‘植’梦,绿意同行”为主题,开展了一场融合生态教育、实践体验与德育于一体的植树节活动。此次活动不仅响应了“双减”政策和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更以创意与传统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全体师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本次植树节活动以年级为单位设计不同主题,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和跨学科融合的理念。
一年级“小手‘植’绿,非遗萌芽”
  学生们领取环保材质树牌,用彩笔、贴纸和剪纸等装饰工具自由创作,并在树牌上书写姓名及童谣。课堂上,老师还讲解了传统“植树歌”片段及本地常见图案,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初步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二年级“笑语‘植’乐,传承非遗”
  校园内设置了多个任务关卡,内容涵盖环保知识问答、简单科学实验和古代种树仪式介绍。每个关卡还安排了互动环节,通过播放短片和手工演示,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树叶染色及木刻印章的制作原理,锻炼了团队协作与动手能力。
三年级“心连‘植’情,古韵今传”
  学生在校园绿化区依次完成挖坑、种植、填土和浇水等步骤,同时聆听有关树木生长原理及本地植树传统故事的讲解。每位学生还在记录表上绘制种植流程图,并手写心得体会,全程记录下这段难忘的劳动体验。
四年级“创意‘植’心,艺韵非遗”
  在已有DIY树牌基础上,学生们通过剪纸、拼贴等美术手法进行二次创作,融入传统吉祥图案和古典花纹,并创作短诗或散文表达对“树、叶、情”的独特理解,体现了跨学科的创新思维。
五年级“彩绘‘植’梦,非遗共赏”
  学生可任选绘画、手工、诗歌或视频短片等形式,以植树节及当地非遗文化为主题展开创作。创作过程中,大家详细记录了构思、材料选择和制作步骤,并通过电子档展示了全过程,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独到见解。
六年级“非遗‘植’艺,树韵流芳”
  本年级活动则侧重于非遗文化的预习、调研和实践。学生通过课堂讲解和网络资料了解本地植树节相关非遗项目,并在非遗传承人的现场示范下,学习“树叶书法”和“树枝编织”等技艺。小组创作的手工艺品和详细记录,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各年级活动均配备了详细的制作记录表,所有纸质记录经过扫描整理成电子档,汇总后由德育处制作成数字互动展档,供全校师生及家长在线浏览和交流。这不仅全面展示了植树节活动的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意实践过程,也为今后类似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通过此次活动,我校师生在劳动中体验了生态之美,在创意中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韵味,共同谱写了一曲绿色生态文明的赞歌。未来,学校将继续以此为契机,深化生态教育和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感,为构建和谐校园、推动绿色发展贡献力量。(莘县东鲁学校 陈芹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