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居民在“试点”中看到垃圾分类的好处
2019年07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山东省今年内所有设区市将全面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消息一出,备受关注。7月9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在济南、泰安、菏泽、济宁等地进行了探访。
  根据记者的探访,各地在垃圾分类试点中不乏亮点,但是也需要看到,在一些地方,垃圾分类工作仍存在不少短板。比如,一些地方分类投放、分类收集设施配套不足,分类运输设施专业化不强。又比如,一些地方虽然在推广垃圾分类,但说得多做得少,也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管理机制。
  垃圾分类迫在眉睫。要解决这个问题,加强垃圾分类方面的立法工作必不可少。垃圾分类多年来之所以推进缓慢、见效不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强制性约束。这次上海按下垃圾分类的快车键,最大的特点就是“全面从严”,不光是全领域,也是全过程,不留死角。作为“趟水”过河的先行者,上海的一些经验,无疑值得山东学习。据报道,《山东省城乡垃圾处置条例》明年将会出台,相信这部法规可以补上垃圾分类工作中最短的一块短板。
  但也需要认识到,立法虽然很重要,但是它并不是解决问题的“万能药”。垃圾分类最终能否做好,关键点在居民身上。如何做到因地制宜,方便于民,让民众更易于接受,是相关部门必须要注意和思考的问题。
  毋庸讳言,垃圾分类工作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阻力。“老百姓对这件事不热情,没有太大的兴趣”。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有些居民并不会主动将垃圾分类之后投放,而是“随便找个桶就扔了进去”。垃圾分类的好处已无需赘言,一些居民不愿主动参与的重要原因在于缺少利益驱动。有鉴于此,各地在全面推行垃圾分类之前,不妨先进行“试点”,多多利用一些经济杠杆,摸索出适合本地居民的垃圾分类方式,以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切勿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取得成绩,不顾实际,大干快上。一些地方安装了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居民只需把废纸、旧衣物、塑料瓶等可利用的垃圾按照提示投放,就能收到相应的积分,而这些积分可以兑换矿泉水、垃圾袋、洗衣皂等生活用品。这样的垃圾分类让居民乐在其中,有利可图,自然不会遇到阻力。
  总之,垃圾分类是一个耗时耗力的系统工程,立法先行,其他环节也不能掉队。只有找到居民“中意”的垃圾分类方式,居民才能在一种良好氛围里慢慢适应、慢慢习惯,完成“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