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的胜利
美日三位科学家获得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
2019年10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从左至右: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威廷汉和吉野彰。
     本报讯 当地时间10月9日11时45分许(北京时间17时45分许),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固体物理学家约翰·古迪纳夫、化学家斯坦利·威廷汉和日本化学家吉野彰,表彰他们对锂离子电池方面的研究贡献。这三位科学家将分享900万瑞典克朗(约合65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约翰·古迪纳夫1922年出生于德国,如今已97岁高龄,被称为“锂电池之父”。他是美国固体物理学家,1943年获得耶鲁大学数学学士学位,随后于1951年和1952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物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他的职业生涯始于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在那里他为数字计算机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离开麻省理工学院后,约翰·古迪纳夫于1976年至1986年加入牛津大学担任教授和无机化学实验室负责人。其间,他在1979年发现将钴酸锂作为电池的阴极,将除锂之外的金属材料作为阳极,能够实现高密度的能量储存。这一发现为锂离子电池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促成了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离开牛津大学后,他加入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现任该校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教授。
  斯坦利·威廷汉1941年出生于英国,1968年在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的研究兴趣主要在于寻找能够推进储能的新材料,以显著提高电化学装置的储存能力。斯坦利·威廷汉现为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化学系杰出教授、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顿分校化学教授、材料研究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主任、纽约电池和储能联合会董事会副主席。
  吉野彰194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70年从京都大学工学部石油化学科毕业,1972年获得京都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得大阪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他于1972年进入旭化成工业株式会社(现为旭化成株式会社),1994年担任AT&T技术开发部长,1997年担任旭化成株式会社离子二次电池事业推进室室长,2003年升任旭化成株式会社董事,2005年至今担任旭化成株式会社吉野研究室室长。
  1983年,吉野运用钴酸锂开发阴极,运用聚乙炔开发阳极,在1983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原型。1985年他克服诸多技术问题,彻底消除金属锂,确立了可充电含锂碱性锂离子电池的基本概念,并取得日本注册专利。吉野彰的锂电池突破以往镍氢电池的技术限制,开启了移动电子设备的革命。由于极高的安全性、稳定的能量输出以及合理的价格,锂离子电池最终于1991年由日本索尼公司首次商业化。
  根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介绍,诺贝尔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始于1901年,以表彰“在化学领域做出最重要发现或取得重大成果的人”。诺贝尔奖的创立者、瑞典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本人就是一位化学家,曾发明硝化甘油炸药。该奖项在没有评出化学方面重大成果的年份空缺,截至2018年共颁发110次、共有180人获奖,其中英国科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凭借基因测序技术两度获得这一殊荣。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只有5位女性,其中最著名的是居里夫人。1903年,居里夫妇和安东尼·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发现元素钋和镭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她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人。
  从年龄上来看,此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最年长者是85岁的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他因发明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识别和结构分析的方法而在2002年获奖。如今,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约翰·古迪纳夫刷新了这一纪录。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海外网、环球网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