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居民意见,施工方、执法部门说出了工作难点也给出了解决办法
一场对话,让各方都找到了契合点
2019年10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首期“圆桌对话”聚焦噪音扰民问题。
     9日,在由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济南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济南市城管局联合主办的首期“圆桌对话”上,市民代表、施工方代表、相关职能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巡访团成员等聚焦工地噪音扰民问题,通过面对面交流,共商解决办法。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夏侯凤超 赵卓琪 

居民代表:
噪音大休息不好
希望施工前及时公示

  “我家旁边的工地每到晚上八九点钟就开始了混凝土浇灌作业,声音非常大,尤其是孩子,根本睡不好。”居民代表马先生说,好不容易等到周末了想补个觉,早上8点工地又开始了作业。
  对此,马先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施工单位能够合理规划作业时间,在夜间施工前先通知居民,让我们能有个心理准备。”他还提出在建筑周围设立围挡等辅助手段,加强降噪效果。
  除了施工噪音,工地的人为噪音也让居民苦恼。“施工单位应该对工地上人为噪音进行管理和控制,减少人为大声喧哗。”
  对于渣土的运输,马先生表示,希望大型车辆进出时注意行人,不要超速,确保安全。
施工方代表:
防治噪音有难点
会用新工艺降低污染

  事实上,为了减少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居民及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东郊饭店项目为例,其位于历下区核心地块,场地狭小,靠近居民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济南公司党委书记毕延宝介绍,“为降低噪音,我们在施工区域设置封闭围挡;围挡布置噪声监测点;设置隔音墙、隔音罩等,根据不同施工阶段,还会采取针对性的降噪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对周围居民的噪声影响,但毕延宝坦言,施工过程中也碰到了一些噪声污染防治的困扰。“比如混凝土浇筑方面,因混凝土浇筑方量较大,为确保结构安全,混凝土须连续施工;大部分项目都处在交通限行区,大宗材料运输车辆只能夜间进出等等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毕延宝强调,会通过采用新工艺、新设备,降低噪声污染,努力为周围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双方互相理解
还需加强管理

  “噪音扰民是市民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企业难点。双方出现了矛盾点,需要相互理解。”历下区人大代表王承建表示。
  历下区政协委员巫玫说,针对出现的矛盾点,需要加强施工方与居民间的对话,两者间相互理解,才能寻求到一个矛盾双方的平衡点。“我们希望施工单位能取得居民的理解与支持,同时希望居民能想到未来这里焕然一新,他们也会受益。”巫玫强调。
  在取得居民理解的同时,企业更要加强自律,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施工。王承建建议,管理部门应对重点工程,尤其是市民投诉较为集中的工地进行重点处理。“重点部位、重点区域,应提前布防,对于噪音扰民问题加强管理。”
济南市市民巡访团:
多理解多沟通
各部门形成合力

  对于工地噪音扰民问题,济南市市民巡访团团长辛安提出了5个建议。“一是政府要建立统一的施工噪音规定,像闹市区工程、重点工程、一般工程等要有不同的规范,对于施工时间、运输时间进行硬性要求。”辛安表示,政府需要拿出条例,不能施工单位想怎么办就怎么办,要做到全市统一,这样也便于执法部门管理。
  二是要互相体谅、互相理解、换位思考,施工单位要想到居民,居民要考虑施工单位的难处。辛安说,居民要想到施工是为了城市发展,等施工完成后,片区发展会更好。
  三是施工前可以由政府或办事处、居委会贴出公告,召集双方事先开会,大家互相提出要求并达成共识,打造一个契合点。
  四是施工单位要严格遵守规定,多多理解居民,与居民沟通。“不能因为活小就不顾规定,应该几点施工结束就是几点,要树立这样的意识。”辛安表示。五是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履行职责。噪音问题不仅是城管执法的工作,还有环保等其他单位,执法部门、环保部门要形成合力,坚决把职责完成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