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珊珊
地铁3号线今年进入建设快速期,22个站点已全部开工。地铁施工需要进行大量的地下爆破作业,会不会扰民呢?带着市民关心的问题,14日,记者来到地铁3号线万年泉路站施工现场,深入20多米的地下探访爆破作业。
下井前须先关闭手机
14日,记者跟随青岛市地铁指挥部工作人员,来到地铁3号线万年泉路站施工现场。该站点位于万年泉路与华楼山路交叉口,沿万年泉路南北方向设置。根据规划,这个站点车站部分总长200.6米,站台宽10米。
项目施工方中铁16局项目总工程师潘同斌告诉记者,他们负责万年泉路站和万年泉路至李村路区间站的建设工作,项目总投资2.2亿元,车站计划2012年9月底前竣工,区间站2012年5月31日底前竣工。
目前,车站部分竖井施工已经下挖到28米,还有2米到底,然后要开始横通施工。记者赶到现场时,他们正在准备进行最后几米的爆破施工。记者想要到井下探访施工情况,潘同斌要求记者戴好安全帽,并关闭手机。“现在井下的炸药已经埋好,我们工人正在铺设炮被,雷管也已经准备好,下井前必须关闭手机,因为手机电磁波会干扰到雷管,万一引爆,非常危险。”
炮被安全网拦下飞石
沿着狭窄、陡峭的楼梯,记者跟随施工人员走向地下20多米的施工现场。当下到距离井底还有几层台阶时,潘同斌示意记者停下不要再往下走。“下面炸药都已埋好了,我们的工人正在铺设炮被。”
透过楼梯旁的隔离网,记者看到八九名身着橘黄色服装的工人,正在往地面上铺设一层厚厚的垫子。潘同斌解释,这就是所谓的炮被,属于橡胶材质,每一张炮被有二三百斤重,“铺上炮被可以防止爆破时石头迸出井外,同时也能减少噪音。”随后记者返回地面时,注意到竖井上方罩着一张大网。潘同斌告诉记者这是安全网,也是为了防止爆破时产生的碎石迸出井外。
分多段爆破降低噪音
铺设好炮被后,井下施工工人返回到地面。在确认井下没有人后,工人又在竖井的外面和顶部铺上一层钢丝网,然后要求所有人员退到一条黄色警戒线外。
随后爆破警报拉响,施工人员告诉记者,井底的雷管已经启动,即将引爆。五分钟后,没有预想的地动山摇,只有几声“轰隆隆”像闷雷一样的响声,地面微微感到震动。几秒钟后,一切恢复平静。
潘同斌告诉记者,爆破已经结束,再等20分钟左右,碎石灰尘下降恢复平静,就可以继续施工了。“为了将爆破时的噪音降到最低,我们采用了分段爆破,将炸药分布在200多个炸点上,分八段雷管引爆,噪音和震感都尽量减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