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展前景
待遇比较低缺乏认同感
  • 2011年07月11日 作者:
  • 【PDF版】

    重重问题困扰着社工这项新生事物的发展

    作为一项引进不久的新生事物,济南社工在近几年大力发展

    的同时,困扰它的各种问题也始终挥之不去。

    工作性质定位不清、缺乏社会认同、待遇太低、人员流失,一系

    列问题使得济南社工的发展注定要在曲折中前行。

    工作定位不清社工也很纠结

    2010年7月,陈玉倩从济南大学社工专业毕业,来到市中区二七街办梁南社区服务站,成为一名社工。每天,她都要和居委会的其他工作人员一样,坐在办公大厅工作。

    “我每天做的主要是一些跟民政相关的工作,比如协助居民办理低保手续、廉租房手续等。”陈玉倩说,进入社区后,她发现上学时学到的东西和真正的工作存在很大差别,因为在学校里学到的社工专业知识大部分是按照西方的社工理念来的。“在西方,社工的主要工作是针对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进行精神心理方面的帮助,可我现在主要做的却都是居委会的一些事务性工作。”

    与陈玉倩相比,济南市基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孙成健所从事的工作则和西方的社工更加接近。“我们和政府招录的社工完全不同,他们是社区工作者,我们是社会工作者。”孙成健对两者之间的区别这样描述道。

    济南市基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2007年由香港人黄智雄在济南创立的一家非政府社工机构,这是济南首家非政府社工机构,机构内的17名社工都把自己定位为“社会工作者”。

    “我们完全是按照国外和港台社工的模式进行培训和工作,主要针对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从精神上去帮助他们,让他们走出困境。”中心社工吴京振告诉记者。

    目前,济南市基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济南市开展的社工服务多数是和济南市各区民政局联合,由政府出资购买中心的社区服务,然后分配到各社区。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其实,对于大多数社工来讲,自己到底是社区工作的一员,还是社会工作的一分子,一直让很多人纠结不清,以至于不少社工专业毕业的学生,都分不清自己从事的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工作。

    工资待遇太低难以留住人

    陈玉倩每天在社区服务站的工作时间跟居委会的其他工作人员一样,上午8点半上班下午5点半下班。虽然上一样的班,干一样的事,但是他们的工资待遇却有很大差别。

    “工作这一年,我的工资一直是每月1600元。”陈玉倩所说的1600元的工资包括约为600元的五险,她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其实只有大约1000元,这个工资相当于跟她同样资历的居委会工作人员工资的一半。

    工作一年之后,陈玉倩仍然住在济南大学附近的一个合租房里,每天上班路上需要花费大约40分钟的时间。“也想过在单位附近租房子,但是太贵了,实在是租不起。”陈玉倩说,她的工资如果要在居委会附近租房子,剩下的钱估计连饭也吃不起。“我现在工作已经满一年了,听说会涨工资。”

    和陈玉倩一样,很多社工都面临着工资待遇太低的问题。社工吴京振坦言,济南社工的待遇和工作条件确实不太理想。“在国外,社工是最受尊重的工作,工资待遇也非常不错,目前国内南方很多城市社工的待遇也能达到每月3000元到5000元。”不少年轻的社工都表示,如果工资待遇一直这么低的话,他们肯定无法坚持下去,而不得不考虑其他出路。

    缺乏社会认同多层管理限制发展

    “缺乏社会认同,社工自身没有职业信心;行政色彩太浓,社工无法自主开展工作。”山东省社会工作协会理事、济南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龚晓洁认为,较高的流失率、资金保障困难、缺乏职业规划等问题都在考验着省城社工的发展。

    龚晓洁表示,刚毕业的社工缺乏生活阅历,让他们来处理居民的家长里短,确实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同。在国外,社工的地位非常高,不少官员、学者都有过做社工的经验,社工经常能够影响到政策制定者。而在国内,社工的社会认同感不高与大环境有关,市民应该对社工有更多的包容,社工自己也要提高素质,做出一些成就来,争取用3-5年的时间实现社会对社工的认可。

    “在目前的状况下,为了促进社工工作的发展,政府还应加大资金投入。”龚晓洁表示,为促进社工的职业化,政府应专门拨出支持资金,并将其实现常态化。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政府已经开始购买社工岗位,但济南尚未在市、区两级财政中建立专门的制度,用于购买的资金安排随意性还比较大,再加上部分社工资金安排缺乏透明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工机构的自主发展。

    此外,龚晓洁还认为,目前在管理和考核上,社工需要向民政部门、用工单位、社工机构等多个部门进行汇报,实行的是两重甚至三重管理,多个婆婆管着经常会让社工工作缩手缩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月薪一千五加班是常事
李明叶:感觉自己成长起来
王金莲:“我们都是拓荒者”
下半年将出台激励政策
待遇比较低缺乏认同感
社工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