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新华社消息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在3日凌晨1时30分开始,十余分钟后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形成组合体绕地运行,“太空之吻”完美呈现。
据了解,交会对接飞行过程分为远距离导引段、自主控制段、对接段、组合体飞行段和分离撤离段。
至2日17时05分,神舟八号飞船在飞行第24圈时成功实施第5次远距离导引段变轨。由此,神舟八号进入距地面高度约330公里的近圆轨道,与天宫一号处于相同轨道面的交会对接点上。
2日23时许,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建立起稳定的空空通信,开始自主控制。在自主控制阶段,飞船还将经过三个阶段,才能靠近天宫一号实施对接。这三个阶段分别是:从两个飞行器相距52公里到5公里是寻的段,从5公里到140米是接近段,从140米到对接机构接触是平移靠拢段。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从5公里到30米的接近距离之间,前后共设置了4个停泊点,“神八”在每一个停泊点都要作短暂的停留,以便于测控人员对两个航天器的关键状态进行监视和判断。
“在这4个停泊点中,5公里是最重要的一个,这是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再一个是最后30米的停泊点,它就像踢足球的临门一脚。”航天测控专家王瑞军说。
经捕获、缓冲、拉近、锁紧,最终实现两个飞行器的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这个过程约进行15分钟。
组合体飞行12天后,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将分离,再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第二次对接后,组合体将飞行两天,然后再分离,“神八”随后启动返回着陆场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