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2日讯(记者 李钢) 2日,济南市远程心电网络平台建设工作会议在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召开。根据计划,济南将于近两年内完成全市远程心电网络平台工程。届时,城乡居民凭借平台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能享受到大医院的心电诊断服务。
“我在这社区做的心电图,五院的专家马上就能给诊断了?”2日,69岁的济南市民王沛满脸“疑惑”地询问新世界阳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当天,她应约到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的新世界阳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心血管病人健康体检。让她没想到的是,刚做完心电图几分钟,医生就告诉她,市立五院的专家已经传来了诊断结果。
“这靠的是我们新建的心电网络平台。”医生耐心解释说,“通过这个平台,我在这边给您检查的同时,五院的心电图科室就可以接收到相关信息。然后,专家就可以根据心电图来诊断了,而且可以指导我们在这里诊治。”
以前,由于心电检测诊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法开展心电诊疗服务,但远程心电网络平台的建立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平台可以将心电检查数据,转换为可用于远程医学诊断的标准数字化数据,然后集中进行数据存储与传输,实现远程诊断协同会诊。
近年来,济南市卫生部门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并开始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社区。在心电网络建设方面,市立五院率先进行了试点工作。目前,该院已建立了医院内部心电网络检测站,不仅实现了医院内部心电诊断业务的网上传输,还为所属四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备了社区心电检测终端设备。以后,居民在社区就能做心电图了,而且将由专业的心电图医师出具诊断报告。
据悉,心电网络平台建设将在济南市全面推开。未来两年将建成全市远程心电网络平台。平台建成后将形成“大型医院-中型和县(市)区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层辅助医疗诊断模式。届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甚至村卫生室都可将检测数据传送至平台,由大医院专家诊断、协同会诊。同时,将借助无线网络技术,在急救车上配置心电信息采集设备,实现急救病人的实时院前诊断,提高救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