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热线6610123消息(通讯员 于绍飞 于功胜 记者 秦雪丽) 9月中旬,家住福山的烟台某高校大三学生小文陷入沮丧,他轻信了一条中奖短信,结果包括学费、生活费在内的3.2万元都打给了骗子。
收到中奖短信,奖品很丰厚 今年9月份,小文收到一条短信,称他在“非常6+1”中砸中幸运二等奖,请他登录相应网站验证,短信里还附有咨询电话。难道真中奖了?小文登录到短信提供的网站上输入验证码,果然显示他已中二等奖。
随后,小文又拨打了咨询电话。接电话的女士称,他确实中得“非常6+1”二等奖,奖品是6.8万元奖金和一台数码照相机。要先汇1400元的“手续费和税款”,才能领奖。
分6次汇出3.2万元 小文立即利用网上银行给对方指定账号汇去1400元,并再次拨打“官方热线”。对方称要汇6000元“保证金”,小文迟疑了。对方说“你可以拨打另一个官方客服咨询一下”,并留了电话号码。小文拨打了该号码,对方又一次跟他确认“中奖”,并要求小文汇“押金”、“快递费”等。
小文信以为真,把自己银行卡内的生活费、学费等合计3.2万元,分6次全部汇到了对方指定的账户。“我心想3.2万元能换来6.8万元和一部数码相机,很划得来。”小文说,汇完钱,他专门致电“咨询电话”,对方说一周后,会把奖金汇到他的账户,数码相机也会于近日邮寄给他。
7天后,发现上当受骗 然而,一周过去了,小文并没有收到汇款,他拨打咨询电话,发现号码已经成了空号。
“难道上当受骗了?”小文赶紧到福山工商分局投诉。根据小文手机里的中奖短信,工商人员登录了上面所说的网址验证,但此时,该网站已经不存在。工作人员建议小文到公安局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