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热线6610123消息(通讯员 赵娟 记者 李大鹏) 今年4月份,3名安徽籍男子流窜烟台、威海、济南等地,连续作案5起,诈骗现金及财物共计12038元。让人吃惊地是,这3人均是小学毕业,诈骗手法也很粗糙。
今年4月11日13时许,李某驾驶一辆黑色轿车,伙同张某、陈某窜至烟台市某工业园附近。遇见丁某后,谎称自己是北京某公司的工作人员,钱包在高速路服务区内被盗,汽车没油了,由于需要继续赶路,请丁某帮助加100元汽油应急。得到丁某信任后,3人又继续“忽悠”,称这次来烟台出差急需现金,日后一定加倍偿还,并留下伪造的身份证给丁某,骗得丁某人民币3000元和金戒指一枚,经鉴定被骗金戒指价值人民币1203元。
4月18日、20日,3名男子又在烟台和威海以相同手段作案2起,共骗取现金2500元,价值1000余元的手机一部。
据3名男子交代,他们都是小学毕业,实施诈骗时就是以帮忙加油为幌子,试探被害人,如果被害人上钩,就继续诈骗大量钱财。他们选择的对象都是20岁左右刚参加工作的女青年,因为她们缺乏社会经验,容易被花言巧语蒙骗。
目前,公安机关已经以涉嫌诈骗罪将这3名男子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