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2日讯(记者 董海蕊) 重症监护室作为医院的“禁区”,一般人很难进入其中,2日,记者从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获悉,该院心脏中心建立起国内首个可探视监护室,允许家长通过探视长廊的玻璃看望手术后的孩子。
2日下午,来自平度市的张女士一边喊着女儿婷婷的名字,一边向监护室内的婷婷不停地招手,看到妈妈来了,躺在病床上的婷婷坐起身来,高兴地向妈妈挥手。婷婷今年8岁,因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1日下午接受了手术。“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看到孩子的情况,我还以为要等孩子从监护室出来后才能见到她呢。”看到女儿身体恢复得不错,张女士的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我觉得,医院不应该有‘禁区’。”该院副院长邢泉生说,在市民心中,医院的手术室和监护室是一个外人莫入的“禁区”,但是在国外考察时,他发现国外的一些顶尖医院的监护室都是开放式的,家长可以进入其中亲自照顾孩子。“为什么我们医院的监护室作为‘禁区’存在呢?是因为技术不过关,怕家属质疑?还是说医生护士的服务不到位?或者说有不阳光的事情?如果这些情况都不存在,为什么不能对家属开放?”邢泉生说,社会上都在讨论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他认为医院搬进新大楼后,除了在医疗技术、服务等方面要达到要求外,也应该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人性化的关怀,建立起国内首个探视长廊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以前都是医生告诉我们孩子的病情变化,现在亲眼看到孩子身上插得管子比昨天少了,心里也就放松不少。”胶南的刘女士正在看望5个月大的女儿豆豆,她告诉记者,看到孩子的病情确实好转了,晚上也就敢睡觉了。
“监护室内每个患儿床位的上方都安装了摄像头。”心脏中心副主任曹倩说,在探视长廊的入口处设立了会客室,家属可以在会客室内,通过电脑画面看到孩子的一举一动。心脏中心搬到新院区后,监护室的探视长廊随之启动,现在的探视时间暂时定在每天下午的4点至4点10分,以后会随着管理的完善逐步延长探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