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东门天桥电梯人少时仍匀速运行,市民建议智能化 |
天桥电梯也该“聪明”点 |
| |
- 2013年08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IMAGE/20130820/J14/J14_0043.jpg) | 天桥电梯上的人流量比较少,电梯却仍然在匀速运行着。 本报记者 石磊 摄 |
|
本报8月19日讯(记者 石磊) 18日,市民于先生致电本报称,他途经芝罘区青年南路时发现,鲁东大学东门天桥东西两侧的4部电梯,人流量稀少时依然匀速运行。“自动扶梯并不智能,费电不说,还影响电梯的使用寿命。”他建议能否让电梯变得“聪明”些,既不影响使用又能环保低碳。 18日上午11时许,记者赶到现场看到,天桥共配置了4部自动扶梯,其中天桥东西各2部,均在匀速运行。“这座天桥电梯中午和晚上利用率最高,但人并不算多。”市民牟先生说。记者来到天桥西侧的2部电梯处,粗略计数了一下,中午12时至12时30分期间,共有59人搭载电梯上桥,另有47人从桥上搭乘电梯下桥,使用者多为附近高校的学生。 市城管局市政养管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年市区主干道新建了5座天桥,鲁东大学东门天桥是其中之一,电梯于今年三四月份开始使用。“天桥电梯每天早上7点开启,下午6点关闭,中午和晚上是高峰期。”工作人员称,4部电梯都匀速运转,不能自动控制。天桥电梯使用率较低,一方面是远离商圈,人流少;另一方面,大学生是这座桥的“常客”,一旦上课或放长假,电梯的利用率自然就降低了。
市民声音>> 盼望电梯实现自动控制,环保又低碳 记者询问了多名电梯使用者,他们均表示整座天桥的环境都很舒适宜人。不过,不少人认为“电梯有人没人一样转确实有点奢侈”。 “我是鲁东大学的学生,之前我们做了一个课题,学校东门外下午3点半到6点半,近1万人横穿青年南路。”开学即将上大四的小王说,一放假人就明显少了,匀速运转确实有点浪费电。如果有自动控制系统的话,放假期间能省不少电,环保又低碳。 市民贺先生说,在逛商场时发现,很多自动扶梯都是可变速的。“没有人踩在上面,电梯就特别慢,一旦有人站上去速度立刻提上来。”希望这座天桥也能实现自动控制。 本报记者 石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