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要到烟台读大学,开始一段新的生活,对于自己来说,这一切都是陌生的。但这次出远门,算是第二次。 第一次出远门,还是在1997年暑假末。当时读初中,父亲在枣庄欢城一个野外煤矿勘探队工作,本来说好的工资没有邮寄到,但开学就要交学费,母亲有些着急。一切都看在眼里,我提议去趟欢城找父亲。没了主意,母亲觉得这也是最好的办法。然而我并没有父亲的具体联系地址和电话,只知道一个同在煤矿工作的邻家亲戚的名字。除此之外,我没有任何寻找父亲的线索。 乘车很容易,从家门口有直达欢城的车。可是下车后,我却傻了眼。欢城虽然是一座小城镇,找一个人还是很难。从下车地点到欢城煤矿有七八里路程,为节省10元车费,我一路徒步走去。到达煤矿区,拿着邻居家亲戚的名字,挨着打听,不知道问了多少栋楼,走了多少小区,三四个小时过去,仍没有丝毫线索。 绝望之际,我走到一个小区门口,询问一个老大爷时,他看了名字后,说他们楼上有一个被喊作“老徐”的,不知道是不是我要找的人。老大爷很热心地领着我到老徐家,门打开的瞬间,我的眼泪差点没流出来,这正是我要找的人。 母亲一直对我自己到烟台报到放心不下。读完高中,在农村来说都是大小伙子了,若不是继续念书,或许就该说亲结婚了,哪能还让父母送呢?有了一次出远门的经历,自己心里有了底气,觉得不至于半路让人贩子给拐卖了,再说我也不值钱,没什么好怕的,我决定自己单独去上大学。 开学前几天一直在念叨着到外地念书的事,正好我一个初中同学在烟台读中专,怕父母担心,我就杜撰了一个文本安慰他们:我一个在烟台读书的同学,会到火车站接我去学校的。实际上我这个同学,平时只是书信来往,我只有他的一个BP机号,还从没打过。 对于烟台,我充满了想象:一个有海的城市,令人向往。从兖州买票到烟台,当时仍是绿皮车,大概要走12个小时。在这之前,我只见过火车跑,没有坐过火车。 到了烟台,下了火车,看着蓝蓝的天空,我又想起第一次出远门的经历。世界很大,任你去闯,不管前面道路有多坎坷,都是自己走出来,只有这样心里才踏实。我觉得读大学时,就应该学会独立,如果总在别人影子下生活,那才是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