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世华 今年的“双十一”抢购风潮再次刷新历史新高,“人造节”比传统节搞得还热闹,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光棍节”还爆出一些“奇葩”。比如11月13日的《为抢购 一岁娃母亲忘喂奶》,报道了一组疯狂“双十一”,网民惹出不少“雷人”事的新闻。 看到这里,老年读者一定奇怪:至于吗?虽然笔者对此同样一窍不通,但也能告诉你:肯定至于!否则,为了抢购,邵女士不会顾不上做晚饭,更不会连自己一岁的孩子都忘记喂奶;而李女士为了在网上抢购心仪已久的手机,居然连续加班16小时,提前40多分钟待在电脑前排队交款,抢到宝贝后躺下就是一天一夜......通过这些“故事”,即使阅尽人生长者,大约也要啧啧称奇。 大家知道,近年来,由商家专门“制造”并大力宣传、不断推向市场而产生的消费热潮——“人造节”,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人喜欢轻松,讲究娱乐,善于策划、营造一种对自己、对家人、对某个集体有利的氛围,于是,适者生存,万类霜天竞自由,就这样,“双十一”应运而生。问题在于,它到底能走多久?众多追随者在狂热之后应怎样再次面对它?笔者想,将理性放在首位,不盲目,不迷失,不从众,这才是现代人的最佳选择。 从计划经济到“开架售货”,从实体店到网上购物,时代在进步,经营方式在改变,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没有诚信保障体系、没有物美价廉商品,除非特殊时期,任何人为的消费热点都是泡沫经济。毕竟,大家需要的是安稳平静的生活支出,不是热闹非凡的“掏空”消费。再说,为了买所谓的便宜东西搞得影响健康,耽误工作,夫妻反目,情侣吵架,实在不值得。 “双十一”再美好,一年只有一次。理性看待,理性消费,理性过好“人造节”,应该是多数人的理性选择。但愿,大家能够擦亮眼睛,处乱不惊,在浮躁的热闹中调整心态,做该做的事,花该花的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