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寒风凛冽,报纸上关于集中供热的话题一波接一波,由此想起了三四十年前,那时每年十月下旬天气逐渐变冷,居民就开始忙活,各家除了买大葱、大白菜外,还有一项大活儿,就是在家中套炉子安烟筒。 一般的家庭都有一个花盆炉子或京式六角炉,那是用生铁铸成的,还有的人家干脆用砖头自己砌个炉子。接下来就是“套炉子”,上一年的旧炉子,炉膛经过一冬会掉下一些炉壁土,来年再用便炉火不旺,这时就要将炉膛用泥土通抹一层换新膛,“套炉子”可使炉子不仅好烧也省煤。 先到大街上找来一满簸箕黄土,再去土产店买一毛钱的“麻刀”,用手拆散后掺在黄土里(作用是防止套好的炉膛开裂),也有的掺上一些理发剩下的碎头发,效果也不错。再用盐水和泥,和成不软不硬的一大块,先用通火用的火筷子使劲拍打,再在地面上反复摔打多次。 “套炉子”也是有一定的技术的。先把摔好的泥分成一块一块的,蘸上水,用力贴在炉膛上,再一层一层地把泥糊上,最后要把炉膛套成肚大口小的坛状,这样形状的炉膛使用时装煤多烧得旺。炉膛套好后,不能等晾干,必须马上用柴火点燃烘干,这样烘干的炉膛经烧也不会产生裂缝和下坠。 接下来要把家中的东西归置一番,腾出放炉子的地方,然后看需不需要买新烟筒。土产店卖的烟筒一般都是统一的长短和粗细,只是质量分出优劣,有用薄铁皮打的,有用花纹铁皮打的,价钱在两元上下一节,还的一种黑铁皮打的,价格最便宜,不到一元钱一节。有的人在工厂会钳工,自己能打烟筒,便将盛油漆的铁筒剪开,一个油漆筒能打一节烟筒,这样能省下十多元钱。备好烟筒和几毛钱一个的拐弯头(俗称歪脖),在屋里的墙上钉上对称的钉子,用细铁丝把高悬的烟筒固定住,把烟筒口引向窗外,这样炉子就算安好了。 其实,如何将炉子上的几节烟筒安好,也是有些讲究的。首先烟筒的横向不能太多,最多用三节,再多了就拔力减弱炉火不旺;其次引出窗外的烟筒口的高度要高于室内烟筒拐弯处,这样的好处是增大烟火的拔力和防止煤烟倒灌回屋;最后还要在窗外的烟筒口安一个“三通”以防倒北风和南风时屋里灌进煤气。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还没有蜂窝煤,生炉子还都要买煤球。那时是计划供煤,每户根据人口每月给200至300斤煤。买煤球往往人多煤少,供应紧张时要通宵排队,碰到质量不好的煤球有一半是煤灰,买到也只能自认倒霉。有的时候也有煤块(俗称大炭)供应,煤块火力猛,热量高,但烟灰也多,往往屋里点上几次第二天便一层灰。记得当年最受欢迎的就是山西阳泉和山西大同煤块,火力猛还没有烟。 光烧煤球或煤块肯定不够,撑不下这一冬天。于是家家都用煤球末和煤块末掺在一起“和渣子”即煤饼,煤末子松散不成型,便在里面掺些黄土增加黏性。那时经常见到,星期天太阳好,家里的半大男孩便倒腾煤末子“和渣子”了,院子里地方不够,便到大街上或人行道找个向阳的地方,先撒上一层干煤末,再将和好的煤灰均匀地摊在干煤末上,再用铁锨压平压实,最后切成几纵几横的十多个大块,等到两三天风干后,便可铲起待用了。 等到翌年开春,清明前后,天暖要拆炉子了,还要把烟筒落下来,一节一节把烟筒里的煤灰打扫干净,两头塞满旧报纸封紧,再用报纸裹好,悬挂在屋内高处,不让烟筒受潮损毁,好明年再用。 如今我们享受着集中供热,严寒的冬季满屋通暖,与昔日套炉子安烟筒的寒冬度日有着霄壤之别。经历过多年的寒冬艰辛劳作,才体味出今天的美好日子多么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