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语中寻找家教智慧
2014年07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孩子是未来,中国自古就注重对孩子的教育。汉语中有不少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都与育子有关,如“望子成龙”、“教子有方”、“玉不琢,不成器”等等。反观当下,“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的种种举动,让以上三个词语成了骄奢淫逸的代名词,如同过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我爸是某某”甚嚣尘上,“高衙内”、“呆霸王”越来越多,引来骂声口水一片。归根结底,是他们太拿自己当回事了。平时仗着老爹的权势嚣张跋扈,一旦出事,还能在老爹的羽翼下安然脱险。
  ——王立群(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留给子孙
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是一次对自身存在的否定,是对我们厌烦的生活方式的短暂的逃离。营造一种乡愁旅行的气氛,让游客在乌托邦公园里做梦,寄居在怀旧的诗意当中,这是人文旅游经济学的基本方向。那些充满暴力的社会新闻向我们表明,许多中国人是焦虑缠身的病人,旅游业之所以兴旺发达,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柔软的、穿越时空的治疗。我们终于懂得,未来的旅游市场,是文化软实力竞争的市场。谁能掌控乡愁、拥有强大的文化安慰力量,谁就能成为主宰旅游业的霸主。只有这样,300年以后,我们留给子孙的,除了那些坚固的物质遗产,还会有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朱大可(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