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蝗围歼战
2014年07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权锡铭 

  1988年,胶东一带旱情肆虐,门楼水库水位急剧下降,在上游留下了万亩河滩。福山区高疃镇前沙坝村的芦苇在库边不断繁衍,到了夏季,已长成百亩芦苇荡。“干天出蚂蚱”,严重的干旱,使蝗虫欢欣鼓舞,乘机繁育。
  夏天的一个上午,我刚上班,时任刘区长就急匆匆地招呼我:“权秘书,快跟我走,高疃镇来电话,前沙坝村发现了很多蝗虫。”
  我大姐一家就在该村,所以,对那里我十分熟识。我们没去高疃镇了解灾情,直接来到村南的芦苇丛中,只见每株芦苇上爬满了蝗虫,就像成熟的稻粒,压弯了一株株芦苇。许多公蝗搂抱着母蝗,双双对对恋爱成婚,咀嚼芦叶沙沙声响,不绝于耳。
  “这么多的蝗虫,可不得了!”刘区长大吃一惊,让我速去前沙坝村办公室打电话,急令区农机局、区联社等部门领导带着农机、农药、技术人员和高疃镇在家的机关干部、附近村的群众前来灭蝗。
  蝗灾就是险情,就是命令。半个小时后,高疃镇党委于书记、区农机局邢局长等拉着机器、农药和人员陆续赶到,前沙坝、东宋洲、西宋洲、曲家、邢家等村的干部群众也背着喷雾器赶来。我们立即划分了东西南北4个组,安排专人观察指挥,挑水拌药,从四面八方喷药,围歼蝗虫。只见喷药机、喷雾器合力上阵,药落似雨,打得蝗虫纷纷落地。到中午12点多钟,全部消灭了芦苇荡里的蝗虫。
  但是,有些蝗虫却就近飞到附近村的麦田里、山坡上,又在啃食玉米幼苗。我们顾不上吃午饭,忍着饥饿,齐心协力,一鼓作气,把零星的蝗虫消灭干净。到下午3点,灭蝗围歼战圆满结束。
  老人们说,过去人们最怕蝗灾。蝗虫的繁殖力极强,不用几天,少数蝗虫就能形成军团,遮天蔽日,防不胜防,飞落在哪里,哪里的庄稼、绿草和树叶就会被一扫而光。我想,如果福山区不及时歼灭这些蝗虫,很可能会殃及胶东半岛、全省、全国乃至东北亚地区。
  这次蝗虫围歼战,虽然年深岁久,但至今历历在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