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书单】
2014年09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期登场:散木(浙江大学教授)
  新学期开始,特别是刚刚入学的学子,肯定人人都满怀着憧憬和期待,准备在人生的新起点上大干一场。其中也肯定准备在新学校偌大的图书馆里“博览群书”一番,或者在“网购”和“新媒体”的时代,计划经常关注着“当当”、“亚马逊”、“博库”乃至“豆瓣”等等,时不时地“下单”以建构自己人生历程中的精神巢穴,换言之,为自己以及将来的家庭营造“藏书”的“空间”,以丰富人生和提前实行“家教”。在各个高校中,此时寻常的一道风景,也就是由教授们向学子们出示“读书书目”,以便使学子们了然“行情”,照此“按图索骥”,抄近路洞悉知识的宇宙。不过,这却让人想起了过去的“青年必读书”引起的风波,如今社会已呈“多元”态势,想必书籍以及读书也是“多元”化了,那么,应该让莘莘学子读些什么书呢?
  其实,读书一定要读“经典”是最不错的。“经典”都经过了岁月考验。建议大家可以看看《中国家庭理想藏书100本》,这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出版的,是“百种中国家庭藏书书目公益推荐活动”的成果的集成,其中收录了众多学术名家、知名作家和资深媒体人推荐的120种重点图书和500种延伸阅读图书的书目,其内容涵盖了文学、人文社会科学、科学和家庭生活诸方面,成为大学生以及广大读者营造个体以及家庭藏书的蓝本或重要参考,大家可以从中挑选一些自己不曾读过的寻来阅读。至于已经读过的,也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选择地重新阅读一下,这样想必也会在不同的人生感受下有新的领悟和心得。此外,由林贤治先生编选的《人文经典》读本(花城出版社2012年版)也值得阅读和收藏,它以“立人为本”和“人是万物的尺度,也是精神的尺度”为宗旨,所收篇目分成《自由诗篇:从弥尔顿到米沃什》、《历史镜像:20世纪目击记》、《广场钟声:演说与宣言》、《思想踪迹:观察者、发现者和批判者》、《社会小说》、《文化随笔:精神游牧者的世界》六本。
  另外,特别想推荐的,是台湾山东籍作家王鼎钧先生的“回忆录四部曲”——《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这套书其中的几部不仅此前获得了台湾《联合报》“读书人2005年最佳书奖”、《中国时报》2009年“开卷十大好书”之一、第三届2010年台北国际书展大奖等,也于今年在大陆获得了“在场主义散文大奖”,获奖虽然不稀奇,不过这套书确实是“物有所值”。它融汇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并且置审美观照与深刻哲思于一体,显示了一代中国人的因果纠结和生死流转,其中作者对家乡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等,均信手拈来,同时又将历史大变迁时代的个体遭遇置于宏大的社会背景中,以小见大,在朴素无华中显示出一种历史的深度和力量。前些年,对于彼岸作家的历史作品的阅读,我们曾沉浸在齐邦媛、龙应台等等笔下恢宏和深刻的情景和描写之中,于此,我们又再度看到了作者“不见煽情,不见呐喊,平心静气,却有史诗般的壮阔和触及灵魂的力量”的精妙作品,一如书页上的这一行字所描述:“一本回忆录是一片昨天的云,使片云再现,就是这本书的情义所在。”
  今年开学伊始,就是抗战胜利的庄重纪念,读一些包括回忆录之类的好的历史书籍,对大学生来说,正是得所宜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