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再好,也离不开制度
2015年02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中纪委蛮拼的。”一个动画视频在朋友圈中广泛传播:十八大以来,中纪委共打了68只老虎,从以往每年打七八只,到2014年打了42只。在打虎的同时,中纪委也客串做起媒体,除了“荐书、漫画、大家访谈”三大招,还拍了廉政文化片《作风建设在路上》,推荐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中纪委为何要大打“文化牌”?其背后又有怎样的涵义?

本报记者 陈玮
  人在哪里,信息就跟到哪里
  “中纪委推出的这些文化产品,最直接的目的是要让反腐传播得更加广泛,渗透到各个人群。”北京大学廉政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认为,不同的文化产品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人群。比如荐书,主要是面向领导干部群体;电视剧或者访谈,适合较大范围的公众;而漫画在农村乡镇传播得比较广泛。
  “在廉政教育上,我们之前有一个思想误区没有打破,就是说教没有用,很多人对此有抵抗情绪,或者说并不是没用,而是选择的方式不对。”庄德水说,分阶层的文化,恰好满足了各个阶层宣传的需要。拿漫画来说,有的村民看到廉政漫画后,直接到纪委举报村干部挪用直补款。
  “人在哪里,信息就要跟到哪里。”人民网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朱明刚说。据网站相关人员透露,中纪委监察网未来还将开通微博、微信。“廉政文化产品传播所借助的平台,要适应年轻人的思想动态。”庄德水说。
  “做好反腐文化宣传,是要让每个人都知道,他们是反腐一份子,并且参与到反腐中来。”庄德水说,反腐追求的目的是社会公平正义和老百姓的幸福。通过宣传和了解廉政建设,得到广泛的社会基础,让每个阶层的老百姓了解和参与反腐,从而维护老百姓的权利和尊严。“要让公众知道通过反腐破除不公正是社会共通的东西,而不是让他们认为反腐只属于高层。”
社会要有反腐的文化氛围
  “这种接地气、由上而下的廉政文化产品传播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与查办反腐案件相符的文化氛围。”在庄德水看来,书籍、访谈以及电视剧、漫画等廉政文化产品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会形成一个廉政文化的氛围,在这个氛围中,公众会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渐渐养成一种习惯。
  “这与查办案件不一样,腐败案子查处一起是一起,而文化是总结归纳,没有直接的效果,但是会从习惯作风等各个方面,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这样形成的文化氛围与思想结合,能够更好地制约权力。”
  作为中纪委访谈大家之一的莫言,深刻感受到社会氛围充满正能量的重要性。莫言曾经在广州“拙见”心灵演讲中,讲过一个故事:他有一个亲戚,平常一谈到社会腐败都是痛心疾首。去年亲戚的孩子中考,他找到莫言帮忙,说就差5分,无论如何得让孩子上重点中学。莫言说,我去送钱,不就制造了一个贪官吗?但那位亲戚说,这是两码事,现在我的孩子要上学了。
  “如果处在同样的境遇里,我是不是也会跟他们一样呢?我确实不敢保证自己不像他们那样做,也不敢保证能比他们做得更好。所以我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腐败不仅仅是官场的事。”在中纪委的访谈中,莫言说。
  在治理干部作风的同时,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也会巩固反腐成果。“廉政文化产品的渗入,对建立与反腐相符的文化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庄德水说,从腐败发生的原因上分析,有个人思想的因素,也有社会文化的因素。所以说,反腐不仅仅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事情,还是社会的事情。
只有文化反不了腐
  “文化影响是个长期的过程,单纯依靠文化没有办法反腐,它只会提升反腐的品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管理学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说。
  在庄德水看来,虽然包含漫画、荐书等廉政文化产品会形成一个好的文化氛围,并且利于“全民反腐”,但是最后还要落脚到制度上。“好的成果都是对于经验总结后提炼高度,转化成固化的成果。”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副研究员李勇也认为,虽然征集“廉政漫画”等做法可以推进廉政建设,但是没有涉及到“质”的问题。
  “从中国古代历史上来讲,中国看重个人影响力的执行,而并不注重制度。”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倪玉平说,拿广为流传的一段清代历史来讲,以乾隆的才能,怎么可能不知道和珅贪污的事情呢?等到乾隆驾崩第二日,嘉庆立即将和珅法办。“再比如杨乃武与小白菜,明明是一个冤案,但是一级一级审判却得不到公正的结果,直到慈禧太后重新审理,冤案才得以昭雪。”倪玉平说,“这就是因人而法,中国受儒学文化影响太深,过于注重明君的塑造。如果从制度上建设,那么和珅的问题就不会出现。”
  文化的力量虽然会对风气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时过境迁,移风易俗,未必会维持不变,只有与之相符的制度固化下来,相互影响和制约,反腐才能顺利进行下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