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其谊不谋其利的“正谊中学”
2019年08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杨曙明

  大明湖南岸景区有处“正谊广场”,取其名乃因此处曾为正谊中学的旧址。
  正谊中学创办于1913年9月8日,创办人是鞠思敏、蒋衍升、高彭年、王祝晨等六十多人。他们要么是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同盟会会员,要么是山东省优级师范学堂的毕业生,要么是教育界知名人士。当年,他们之所以不畏艰难,创办正谊中学,宗旨就是为了反对封建教育制度,割除官办教育的陈规陋习,造就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开创民主进步教育的新风气。
  正谊中学之校名取自于《汉书·董仲舒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语意为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匡扶正义,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文化人重信誉,正谊中学的创办者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而且始终不渝,坚持既定的办学方针。
  正谊中学的校址在大明湖畔的阎公祠内。创办之初仅有两间教室,办学条件甚是简陋。开办经费由创办人捐助,以学费收入支付日常费用。鞠思敏虽然被推任为校长,却没有分文报酬,不仅如此,他还从“高等师范学堂”所得的薪金中,挤出大半捐助给学校。正谊中学的教师是从其他学校和社会上延聘的,同样是义务执教,没有任何报酬。学校的校务由田象孚负责,除此之外,再无专职管理人员。至于其他杂务,诸如清扫卫生、上下课打铃等,均是由教师分工负责。就这样,靠着创办者们的志同道合,靠着延聘教师们的齐心办学,正谊中学办了起来,而且越办越好。
  正谊中学是私立学校,其发展资金主要是靠社会各界捐助,以及发行有息债券。1916年,省公署批准将阎公祠正式划为正谊中学的校产;1918年,学校兴建了西北楼18间和4间平台教室;1920年,兴建了东北楼8间教室;1921年,兴建了东南楼教室8间;1922年,兴建了南楼教室16间和办公室,以及教职工宿舍,同年增设了小学部;1924年,在黄台购置校舍,增设了分校和第二附小。从1928年到1948年的二十年间,学校还陆续增建了图书室、实验室等,并购置了相当数量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基本满足了教学需求,使得正谊中学成为一所具有相当规模的私立学校。
  当时的正谊中学很有气派,校门面南,门楼硬山灰瓦屋顶,宽敞庄严的两扇红漆大门,上面布满成排的铜钉,门楣上悬挂着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先生题写的“正谊中学”匾额。当年在校门口,还有一对据说是山东境内数得着的大石狮子,两旁是茂密的无花果树,两边是铁栅栏围墙。校园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高大的杨柳把院内的嶙峋假山、小河石桥,以及教室大部遮盖。校园亭子内有口大钟,每逢上下课,悠扬浑厚的钟声方圆几里都能听见。站在北楼潜亭上向北望去,大明湖内的历下亭、北极庙、铁公祠等尽收眼底。因为那优美独特的校园风情,与北京燕京大学的燕园有些相近,故而曾有人把这里称之为小燕园。
  当年正谊中学在招生时非常独特,不仅不去争抢优质生源,反倒有意错后招生时间,为的就是尽可能把其他学校的落榜生招录其中。鞠思敏的观点是:“够学龄的青年都应该受教育。教育者应当尽到最大的责任。”显而易见,如此招来的学生,程度良莠不齐在所难免,而且大都还家庭生活清贫,因此,鞠思敏被友人们戏称为“收破烂”校长。
  正谊中学在管理上坚持“有教无类”的方针。虽然制定有各种规程和条例,但在实际管理中却格外强调“自觉”,坚持正面教育,绝无生硬粗暴的横加管束。学校每天上课前都有“朝会”,由校长亲自讲课,内容涉及哲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古典文学等等。同时,还讲爱国、讲做人、讲做事、讲纪律等,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又生动活泼,对学生的教育极大,影响至深。当年在济南教育界,人们都知道正谊中学几十年间没有开除过学生。对违反了校规的学生,学校虽然也有惩戒,但不会开除,违规学生如果屡教不改,就通知家长领回去,进行家庭管教,但保留其学籍。鞠思敏对此的见解是:“教育者的责任应是尽可能把不好的学生教育好,开除学生虽然很痛快,但太简单了,而且还给社会增加了负担。”
  在教学安排中,正谊中学坚持己见,从不把当局指定的教材当作“必选”,而是根据教学实际自行选用教材。学校还允许教师自行选用教材,或是自编教材,力求教师对教材的熟知度,以便讲起课来能够运用自如。因而,在当时的正谊中学,即便是同年级、同学科,也可能选用的是不同版本的教材。特别是在日伪统治时期,学校坚决拒绝奴化教育,把当局指定的教材拒之门外。学校也有考试,不过只有学期、学年的考试,而且也不过分追求分数。学生课余时间的作业也很少,学习完全靠自觉,绝无强迫之说。学校还特别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多参加些社会实践,并在寒暑假期,经常组织各种趣味的竞赛,引导学生自愿参加。
  随着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和教学设备的不断完善,正谊中学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的两个补习班,73名学生,到了1917年扩为三个班,150名学生;1920年发展为旧制中等教育4个班,两个补习班,学生385人;1924年实行新学制以后,设立高中部,全校共有9个班,学生496人。1937年末,在日寇沦陷济南之前,部分师生南迁。日伪统治期间,学校开始只有小学设置,后来根据市民的呼声和需求,才又招录了初中生4个班,1945年发展到了6个班。抗战胜利之后,学校很快就恢复了高中部5个班,初中部11个班,在校生844人,教职工40人。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也就是改为公办济南十七中之前,正谊中学的在校生达1800多人,是济南办学规模较大的中学,最大的私立学校。从创办之初到改为公办,正谊中学的历届毕业生有3000余人。
  说起正谊中学,自是绕不开鞠思敏,因为,他不仅是正谊中学的主要创办者,而且对其后来的发展进步居功至伟。“学校共湖山对峙,教育与天地共流。”这是正谊中学创办十周年时,鞠思敏为学校撰写的对联。当年,为了办好正谊中学,他曾自费到江苏浙京津及日本等地考察,并与国内德高望重教育家蔡元培、陶行知、胡适等保持密切交往,学习他们的教育思想。他为了创造浓郁民主的学习氛围,开阔学生眼界,还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学校举办讲演,使学子们受益匪浅。如黄炎培、陶行知、张伯苓等,都曾登上过正谊中学的讲台。鞠思敏的教育思想与蔡元培颇有相似之处:主张兼容并包,崇尚感化教育,视学校如家庭,视同事如兄弟,视学生如子女。他认为,“几无不可造就之青年,几无不可任用之人才。”因而,他被人们称之为“山东的蔡元培”。
  1956年,正谊中学由私立改为公办,并改称济南第十七中学。1985年5月,更名为济南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998年4月,更名为济南艺术中学。2005年,与济南艺术学校合并,成为新的济南艺术学校。2007年,大明湖景区扩建,学校搬迁舜耕路68号,旧址成为今天的正谊广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