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山东省柳子剧团优秀青年演员周金伟:
“第三代孙安” 是怎样炼成的
2019年10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孙安动本》剧照。
  周金伟
  周金伟在《孙安动本》中扮演“第三代孙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黄体军                       
  “笔管一举山河动,正气长存日月悬;濡墨尽倾三江水,挥毫横扫五岳寒;为救万民出水火,敢凭只手挽狂澜……”
  近日,柳子戏名剧《孙安动本》,作为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山东省经典戏剧展演”剧目之一,在济南梨园大戏院再次盛装亮相。熟悉的曲调、熟悉的故事、熟悉的人物,尤其是剧中刚正廉明、不畏权奸,舍身为民请命的曹州知府孙安的形象,让观众再次找到心灵的共鸣。剧中“第三代孙安”是怎样炼成的?为此,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采访了山东省柳子剧团优秀青年演员、“第三代孙安”扮演者周金伟。
  从山东梆子
到柳子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你1987年考上了山东省戏曲学校柳子科,能否讲一讲在这之前发生了什么故事?
  周金伟:我父母都在金乡县城工作。本来他们给我规划的人生路线是参军或者当医生的,但幼年时在农村老家的经历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
  我三岁时,有了一个妹妹,父母因为忙不过来就把我送回老家周楼村,所以从三岁到上小学一年级之前这几年,我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那时我最喜欢的事就是跟爷爷奶奶去赶集,不但能吃点好吃的,还能看看热闹,尤其是爱听戏,听得最多的是山东梆子。人家在台上唱,我就在台下模仿。台上台下两个世界,令人无限向往。
  1987年,我小学四年级下半学期时,省戏曲学校受省柳子剧团委托到金乡县招定向培养生,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报考,结果居然考上了。等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才刚上五年级。当时父母不同意我学戏,说学戏很苦,但是亲友们都来劝我父母,而且看我也是真的喜欢戏,父母才肯放行的。从那以后,我就告别故乡来到了济南,在山东省戏曲学校柳子科学习了五年,毕业后进入省柳子剧团工作。
  弹指一挥间,不知不觉三十多年过去了,柳子戏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它了。现在想想,我学柳子戏,肯定与小时候听山东梆子有很大关系。就是现在,一听到山东梆子我也会全身热血沸腾的,这应该就是乡音的力量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好奇地问一句,在省戏校学习时,你挨过打吗?老师们要求严格吗?
  周金伟:老师们不但在艺术上倾囊相授,而且在学习中要求非常严格,学得不认真或是学得不好的,老师就真用藤条打。不过我是比较老实听话的孩子,属于挨打比较少的那种。现在回想起来,真得感谢老师们的严格要求,因为那时候正处于调皮爱玩的年龄,如果老师们放松要求,肯定练不出特别扎实的基本功。所以,我们同学现在对老师们满满的都是感谢!
从老生
到老生小生不分家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你学的是老生行当,后来演了很多小生戏,成了老生小生不分家,这中间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周金伟:对,我本来学的老生行当,但也主演了很多小生戏,这里面有幸运的因素,但也和一次“不幸”有关。1992年我17岁进入省柳子剧团后,经历了一次长达三四年的“倒仓”。戏曲演员,包括很多名家都有过“倒仓”的经历。演员是靠嗓子吃饭的,但进入变声期,嗓音变得低沉嘶哑,高音就唱不上去了,即便是登台,也只能跑跑龙套。当时遇到这种情况我特别着急,但团里很多老师告诉我,千万别急,只要调养得当,嗓子还可以再“倒过来”。调养不等于不喊嗓,喊嗓每天还是照喊,只是要悠着点,不要过分用嗓,另外注意不吃辣、不喝酒、不抽烟,关键是要保持信心和耐心。幸运的是,三四年后我的嗓子终于又“倒回来”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还记得第一出改演小生的戏吗?
  周金伟:当然记得了,首先,我要特别感谢黄遵宪、李艳珍、张贵银三位恩师。1995年我嗓子多少有些恢复后,在李艳珍老师指导下剧团排了一出《断桥》,由我演许仙,由此便开启了我改演小生的艺术之路。
  柳子戏的老生声腔讲究高亢激越,而小生则讲究“旦角云里飞,小生颤巍巍”,小生讲究委婉动听。在用嗓上,老生总是特别吃力,所以暂时不能演老生戏,然后我就改演小生戏,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等嗓子恢复后成了老生小生不分家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我的戏路,成了“不幸”中的万幸。
  演过《断桥》后,在三位恩师指导下,我又饰演了《张飞闯辕门》中的诸葛亮,《游西湖》中的高侠,《恩仇记》中的施子章,《金箭媒》中的辛文秀,《揽馆》中的和为贵,《龙凤配》中的刘备,《孙安动本》中的万历皇帝、黄义德等多出剧目。从此胆子越演越大,尤其是嗓子彻底恢复后,就特别渴望演戏,什么戏都敢接都敢演。凭着这股“傻大胆”的劲儿,我不但演老生、小生,还演丑角戏,如《墙头记》的二乖,《胡罗锅抢亲》的大院婆,现代戏《江姐》中的两组演员,我在一组演叛徒甫志高,另一组演蓝洪顺,属于花脸行当。一路下来演了二三十个角色,有主角也有配角。总之,不管哪部戏缺演员,只要点我周金伟的名,我就愿意接愿意演,就连跑龙套也很乐意,由此在剧团里得了一个“戏补丁”的绰号。
从“戏补丁”
到“第三代孙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咱们接下来谈一谈你从“戏补丁”到“第三代孙安”的故事。《孙安动本》在柳子戏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被誉为“一部戏救活了一个剧种”。2013年,“第一代孙安”扮演者、柳子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黄遵宪老师,亲自点名让你饰演“第三代孙安”,这在你的艺术之路上应该具有里程碑意义吧。
  周金伟:首先感谢黄老及团里领导、同事们的信任和支持!《孙安动本》在柳子戏中是一座令人仰望的高山,能接过接力棒将这部戏传承下去,是我一生的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我最突出的感受是,演孙安之前,我什么戏都敢演,越演胆越大,而在演了孙安之后,我却越来越胆小了,再接演角色也越来越谨慎了。我想这既是因为到了一定年龄产生了新的感悟,也是因为孙安带给我的敬畏之心在起作用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在于它在每个时代都能得到观众的某种共鸣。请谈谈你对演孙安这一经典戏剧人物的心得。
  周金伟:孙安官居曹州知府,与奸相张从比,可谓位卑言轻,但他刚正廉明,嫉恶如仇,舍身为民请命,位卑不敢忘忧国,一日连上三本,甚至绑妻缚子抬棺上殿,试图以死谏感动皇帝而锄奸的故事,每演一次都让我热血沸腾,感动非常,这样一个清官忠臣形象放在今天仍具有非凡的积极意义。
  在人物塑造方面,黄老说得好,“活人要演活戏”,“不但要与时俱进,还要与实俱进”,“你演的是孙安,不是我黄遵宪,是你周金伟版的孙安。”所以,一切还是要从人物出发,腔随人走,形随神走,唱念做打才会落到实处。黄老的教诲,我不但演孙安时牢记,后来在演其他戏,包括2018年在省柳子剧团创排的新编历史剧《东方圣医》中主演扁鹊时,我都牢牢记在心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