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 绘出多彩新画卷
菏泽鄄城介绍70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突出成就
2019年10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李德领      

  近日,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县区系列主题发布会,发布会主要介绍了鄄城县70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突出成就。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了解到,2018年,鄄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8.67亿元,可比价增速7.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达到14.4:46.5:39.1。以1953年与2018年数据比较,全县总人口从38.9万人,增长至93.16万人;工农业总产值从2617万元增长到167.7亿元,增长约640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358万元增长到8.9亿元,增长约24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756.7万元增长到147.8亿元,增长1952倍。
聚焦城市建设
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据鄄城县委副书记、县长袁红兵介绍,鄄城始终坚持“谋民之利,解民之忧”的民生情怀,把棚户区改造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由“住有所居”向“住而宜居”迈进,着力打造高品质、高质量的居住环境。
  城市功能逐步完善,人民广场、黄河公园、历山公园、金山公园投入使用,全长5公里、占地3800余亩的濮水公园初具规模;城市日处理污水达到8万吨,集中供暖面积达到111万平方米;城区绿化面积达到1195万平方米,净化、亮化、美化水平显著提升。
  城乡路网体系日趋完善,形成十四纵二十横加一环的城区路网,以德上高速南北贯通为依托,国道G240保台线、省道S319济董路、省道S327巨鄄路为骨架,县乡道路为支线、乡村道路为节点的“六纵七横一环”的全县路网体系,实现了乡乡通、村村通。
  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565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到248.5公里,被评为全省公路四好县。今年,提升改造了沿黄公路部分路段;双向8车道的济董路城区至红船段,以及城濮街、舜王路、舜耕路、舜陶路等道路改建、延伸、提升工程正在施工。鄄郓高速公路前期工作顺利推进,董口、旧城黄河公路大桥筹建工作基本完成,高速道路十字交汇、国省道通联南北、黄河大桥横跨天堑的交通路网即将形成。
聚焦精准扶贫
脱贫攻坚稳步推进
  目前,鄄城累计脱贫32024户、68849人,103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已全部摘帽,基本完成脱贫任务。
  着力巩固提升扶贫车间,96个扶贫车间注册为小微企业,部分车间变成了发展车间、致富车间、小康车间、“三留守”人员家园。目前,全县544个扶贫车间带动群众就业1.3万人,其中贫困人口3000余人,人均月收入1500余元。
  鄄城把黄河滩区脱贫迁建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截至目前,1.8万余名滩区群众喜迁新居。居民迁建试点和易地扶贫搬迁已按时完成搬迁任务,16个旧村完成复垦。居民外迁4个安置区,提前搬迁1个,旧村正在复垦,其余3个基本达到入住条件。村台建设,在按时间节点完成村台淤筑的同时,相继实施了台体降水、地基强夯工程,通过地基质量检测,高质量完成村台社区规划设计,目前建设现场“三通一平”,已开工建设。
聚焦乡村振兴
释放农村发展活力
  鄄城县紧抓被列为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县的机遇,探索“改革试点+龙头企业+新型社区”的新路径新模式,编制了《全县乡村振兴三年工作意见》《鄄城县乡村振兴五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五个振兴《工作方案》,成立了5个乡村振兴工作专班,细化职责、任务,启动“百村振兴计划”。
  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和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序推进。注重推进“两新”融合发展,与省土地发展集团、鲁商集团等合作,新启动建设7个大型农村新型社区,将节约土地指标2900多亩,实现农村面貌变美、产业变强、收入提升。
  加大土地流转和托管力度,全县流转土地34.1万亩,托管8.5万亩。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563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6家,省级18家,家庭农场总数达到235家。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411个,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加快建设美丽乡村,重点推进10个美丽乡村和3个片区建设,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15%。
聚焦改善民生
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鄄城县去年民生支出31.7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81.6%。近几年,全县累计投资15.8亿元,新建、改建学校项目782个,县一中新校区投入使用,全县98%以上的农村中小学校实现了楼房化。
  鄄城县成功创建了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县,建成省级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17处,率先在全市实现乡镇全覆盖;完成了县医院新院区建设,17家乡镇卫生院全部新建了门诊楼或病房楼,高标准建设一体化村卫生室300余处,城乡居民“15分钟健康服务圈”初步形成。
  近五年来,鄄城累计新增城镇就业4.8万人,新转移农村劳动力8.2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下。新建县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建成17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大院、文体广场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积极推动文化惠民工程,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7万余场,举办了人发风情节、孙膑文化旅游节、馒头文化节等一系列文旅活动,农民群众精神文化水平显著提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