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孙仲隐墓志”探秘
2020年02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高密“孙仲隐墓志”碑
  “孙仲隐墓志”一度成为临习汉碑的范本
     □刘金清
 
  在高密市博物馆藏有一块汉代碑刻,因碑文中有“高密孙仲隐”字样,后被称为“孙仲隐墓志”碑。“孙仲隐墓志”碑把墓志出现的年代向前提到东汉晚期,也一度成为临习汉碑的范本,并成为研究中国汉代葬制、历代墓志,乃至中国汉字书法发展史的重要物证。
  该碑刻属于墓志碑,墓内碑,又称阴碑,埋幽墓志。据资料记载,这块碑刻最早发现于山东省高密县井沟公社住王庄大队(“社改乡”时属田庄乡住王庄村,现属高密市井沟镇)。1973年当地村民为生产队建造场院屋,遍寻石砖,将其从村东南方向不远处的一处破旧古墓中连同其他石料一起取出,并砌到院屋的墙上。古墓被发现时有画像石门,门槛上有浮雕羊头等图案,内墓道中并垒砌画像石。这块刻石平放在墓内一米左右处,圭首对外。其后还放有三匹半米多高的绛色陶马。人们取出此刻石及38块画像石后便将原墓封好填平。后来不久该墓即被不明人员盗掘,墓堆仅剩不多的土堆,随后慢慢为附近村人取土运光,夷为平地。
  这些石块在墙上待了10年后,1983年底,中国科学院收到一封寄自山东高密的群众来信,信中反映住王庄村有一石刻,应有历史价值,并随信附了一张用普通白纸和黑墨水“拓”的印稿。此信被转到高密县文物管理所李储森手中。李储森等人当即前往住王庄村了解情况。李储森等向上级领导汇报后,将院屋买下,于次年拆下石条石碑等,运至县文物管理所,并在高密市博物馆保存至今。
  后来,李储森与平度县(现平度市,属青岛)文物管理所的于书亭共同对此进行了研究考证,以《山东高密新发现<孙仲隐墓志>》为题,在《书法》杂志上发表文章,同时该杂志还以原尺寸登出墓志黑白拓稿,其所显现的书法功用自此受到后人推崇。该碑刻后来又收入荣宝斋出版的《中国书法全集》第8卷《秦汉刻石二》。书法家何应辉著文《论秦汉刻石的书法艺术》,称“‘孙仲隐墓志’则在简捷中间掺通俗隶法,风致稚朴不拘”。隶书名家刘文华评价“孙仲隐墓志”碑:“虽然说规模小一些,但内容朴实以及它那可爱劲,在汉碑当中是高级的。我们……应多临帖,从碑帖中去寻找和恢复其自然状态,像高密出土的‘孙仲隐墓志’碑。”可见“孙仲隐墓志”在中国书法史研究中的作用。“孙仲隐墓志”一度成为临习汉碑的范本,并成为研究中国汉代葬制、历代墓志,乃至中国汉字书法发展史的重要物证。
  那么,孙仲隐究竟是谁呢?
  沿潍河上游不远即是发生过楚汉时期“潍水之战”的遗址。孙仲隐墓直线向南三里许有“龙且墓”尚存。向东五六里乃古国高密都城——城阴城。孙仲隐墓周围,已经发现的比较出名的墓地有山东安丘董家庄的东汉孙嵩墓(时任青州刺史)和山东诸城凉台发现的东汉孙琮墓(时任汉阳太守)等。据宋朝洪适著《隶释》卷第二十七记:“《汉安平相孙君碑》,在高密县西南五十里。”安平相指的是孙根。该墓与孙仲隐墓志距高密县城的方向、里程均相一致,这些墓地相距都不远,潍河两岸的这一片区域有同属汉墓群的倾向。
  宋赵明诚《金石录》收录《汉安平相孙根碑文》,碑文提到:孙根“字元石,司空公之伯子,乐安太守之兄子,汉阳太守、侍御史之兄,乘氏令之考。厥先出自殷玄商之系子,汤之苗”。《后汉书·桓帝纪》载:“永寿三年,太常孙朗为司空。”并注云:“朗字代平,北海人。”《汉三公名》又云:“朗,北海高密人。”司空公、朗即为孙朗。而高密,在秦时分于齐地时设高密县,西汉宣帝时更为高密国,东汉时封邓禹为侯邑,改属北海国,又属青州刺史部,北海高密即由此来。
  “孙仲隐墓志”内容显示,该墓志刻于东汉熹平四年,即公元175年,依墓葬的规模来看,孙氏应为当时望族。
  《汉安平相孙根碑文》载,孙琮为孙朗之子,是孙根之弟。孙根,字元石;孙琮,字威石;孙嵩,字宾石。孙根、孙琮、孙嵩似为兄弟三人。孙仲隐这个人,仲隐是否其名?在后汉乃至三国时代,古人取名一般用单字,加上姓两个字,如前面的孙氏兄弟,三国时期的曹操、刘备、孙权,等等。所以笔者推断,孙仲隐,仲隐是其字,在兄弟中排行第二。名虽不能查证,但其与孙朗一支有密切的宗亲关系是毋庸置疑的。
  “孙仲隐墓志”碑文的内容为:“青州从事,北海高密孙仲隐,故主簿、督邮、五官掾、功曹、守长。年卅,以熹平三年七月十二日被病卒,其四年二月二十一日戊午,葬于此。”意为:北海高密的孙仲隐,现任青州从事一职,历任主簿、督邮、五官掾、功曹、守长等职,熹平三年(公元174年)七月十二日病亡,年仅30岁。熹平四年(公元175年)二月二十一日戊午时,埋葬于此。可见孙仲隐去世前,就已经担任了青州从事(当时郡的中上层官员)。但这些官职都是地方官,所以在历史资料中鲜有记载。
  主簿、督邮、五官掾、功曹、守长等都是西汉时期设置的官职。其中主是知县的佐官之一,主要负责户籍、缉捕、文书等文职工作。督邮,是郡一级的重要官吏,平时由郡太守派出巡视郡内属县的各个地方官是否称职,掌管郡内驿站,还可以案验刑狱,检核非法。郡内分为多部的,则每部各设督邮一名。五官掾,是郡太守自署属吏之一,掌春秋祭祀,若功曹史缺,或其他各曹员缺,则署理或代行其事,无固定职务,地位与功曹史相上下。功曹,郡守有功曹史,县有主吏,功曹史简称功曹,主吏即为功曹。除掌人事外,得以参预一郡或县的政务。守长,是官名的合称,即郡守与县长(令)。一个县,满万户的,其长官称令,不满万户的称为长。从这些官职上看,孙仲隐从事的都是些地方官辅佐性的职务,所以在为官期间就没有记入史册的事迹。
  南北朝时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中有文:“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督邮’言在鬲上住。”“从事”和“督邮”都是官名。历来的解释是,齐与脐同音,鬲与膈同调。好酒饮后落肚可到脐部,劣酒饮后只停在横膈膜之上,所以称美酒为“青州从事”,劣酒为“平原督邮”,这就是成语典故“青州从事,平原督邮”的由来。《后汉书·吴汉传》记载:“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鬲”“守长”又出现了。
  《世说新语·术解》一文中提到的几个关键词,如主簿、青州从事、平原督邮等,与墓志上重合的竟有三个之多,碑文中,“从事、主簿、督邮、五官掾、功曹、守长”等皆是官职,青州、平原同属山东,西汉时平原郡乃从齐郡分置而来,孙仲隐历任的这些官职中的督邮应该就是“平原督邮”。刘义庆编纂的《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记述的是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依此创造了很多成语典故。
  依此推论,刘义庆根据孙仲隐的生活工作经历或者根据孙仲隐墓志进行了嫁接性的杜撰,《世说新语》中提到的能品酒的主簿正是孙仲隐,刘借机调侃揶揄先人也不能说完全不可能。青州、从事、平原、督邮、齐(脐)、鬲(膈)、酒,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词怎么就被刘义庆这么编成成语典故了呢?从年代上看,孙仲隐生活的30年(144年~174年)恰好与汉桓帝(146年~168年)在位的时间有20年的重合,汉桓帝去世时孙仲隐年方24岁,所以这个成语典故的出处应该与孙仲隐有很大的关系。笔者根据上述关系大胆猜测,同时留待更多的史学者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发现,揭开这个谜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