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打了超过18年的阿富汗战争,就要画上句号了吗?在2月29日之前,这个问题似乎还看不到答案。那一天,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美国政府阿富汗和解事务特别代表哈利勒扎德与塔利班领导人巴拉达尔代表双方签署和平协议,美国将在14个月内分阶段从阿富汗撤军。这一纸协议让阿富汗战争的结束有了一线希望。
然而,好景不长。3月2日,塔利班宣布终止履行部分协议内容,理由是阿富汗政府拒绝根据和平协议与其换俘。3月4日,美军空袭塔利班武装,炸死一名该组织高官。阿富汗战争曙光乍现,阴霾就重新笼罩在美国、塔利班和阿富汗政府头上,憧憬战争结束成了奢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恩霆
攻占坎大哈
时至今日,阿富汗战争已经持续了整整18年零5个月。
美东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纽约是一个万里无云的大晴天,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正远在佛罗里达州的一所小学参加活动。房地产商特朗普则待在纽约特朗普大厦顶层的家中,看一档财经频道的早间节目。那天,能见度特别好,从位于曼哈顿中城的特朗普大厦,特朗普可以清楚地看到曼哈顿下城的世贸双子塔。
突然,财经节目中断播出,开始播发美国本土遭到袭击的消息。特朗普起身望向窗外,看到第二架被劫持的客机撞向世贸大厦南楼,“我意识到,世界要变了。”去年“9·11”事件18周年纪念活动上,已经身为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回忆道。
“9·11”恐袭是美国本土遭受的第二次直接打击,上一次还是二战期间的珍珠港事件,恐袭造成2996人不幸遇难,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
美国迅速锁定凶手——“基地”组织,并将该组织头目本·拉登视为罪魁祸首。本·拉登和“基地”组织盘踞在阿富汗,并得到当时统治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的庇护。面对美国交出凶手的要求,塔利班一口回绝,只同意将本·拉登交予第三国审判。
对小布什政府来说,这是赤裸裸的挑衅,完全站到了美国的对立面,一场大战不可避免。2001年10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联军发动阿富汗战争,将塔利班政权和“基地”组织一并列为惩罚对象,开启了反恐战争时代。
虽然是美国牵头北约联军,但实际上美军出兵占了绝大多数。战事进展迅速,两个月的地面作战行动之后,2001年12月6日,塔利班武装的最后一个堡垒、阿富汗南部重镇坎大哈陷落,宣告塔利班政权垮台。但本·拉登依然不知所踪。
塔利班政权被推翻后,为了避免阿富汗出现权力真空,一位颇有影响的阿富汗政治人物登场。同一时间在德国波恩举行的阿富汗问题会议上,阿富汗各派代表一致推举卡尔扎伊为临时政府机构领导人。2002年6月,阿富汗大国民会议选举卡尔扎伊为过渡政府总统。
卡尔扎伊是曾参加过反抗苏联入侵的阿富汗人,官至阿富汗副外长,还是一个部落领袖,与阿富汗前国王查希尔关系甚密,跟塔利班也有过接触。这样一位温和派人物,因1999年父亲遭塔利班暗杀而加入反塔利班行动中,成为美国的合作伙伴。
击毙本·拉登
2004年1月,阿富汗举行历史上首次总统直选,卡尔扎伊当选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首任总统,一个全新的阿富汗政府建立。看上去一切进展顺利,但别忘了,阿富汗还有一个“帝国的坟场”的江湖名号。阿富汗虽然贫瘠,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北接中亚,南邻印巴,西部毗邻伊朗和中东,东部经狭长的瓦罕走廊连接中国,因而命中注定地称为大国地缘政治较量的主战场。
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为了控制阿富汗,阻止俄国向印度洋方向扩张,确保印度殖民地安全,英国先后三次入侵阿富汗,结果都没占到便宜,反而深陷阿富汗人反侵略的抵抗运动之中,最终英国不得不承认阿富汗独立。
英国人撤走60年后的1979年,冷战正酣、苏攻美守,还是为了向印度洋方向扩张,苏联悍然入侵阿富汗。虽然入侵者换了人,但阿富汗还是那个阿富汗,反侵略运动风起云涌,苏联一陷就是10年,间接敲响了苏联解体的丧钟。
又过了22年,美国也踏入了“帝国的坟场”。虽然塔利班政权被迅速打垮,但塔利班武装化整为零之后展开游击战。同样,阿富汗南部与巴基斯坦接壤的复杂山区也为“基地”组织提供了绝佳的藏身之处。
2009年,美国和阿富汗先后迎来了新一届政府。在华盛顿,奥巴马从小布什手中接过权杖;在喀布尔,卡尔扎伊在一场选举小风波过后连任总统。奥巴马上台后决定增兵阿富汗,应对当地日益恶化的安全形势,最终目标还是尽快收拾残局然后抽身。
到2010年,美国在阿富汗驻军规模逐渐达到峰值,人数最多时超过10万。奥巴马近乎“速战速决”的战术效果显著,2011年5月1日,他在白宫战情室远程见证了一个历史性时刻——美军特种兵击毙本·拉登。
“9·11”事件10周年之前,击毙本·拉登无疑是一个最好的交代。2011年底开始,奥巴马政府开始陆续缩减在阿富汗的美军规模。直到2014年底,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联军宣布结束在阿富汗的作战任务,转而启动代号“坚定支持”的非作战任务,从2015年起阿富汗安全部队接管全国防务。
实际上,美军并未彻底结束作战行动,空袭和夜间突袭行动一直没停过。虽然美国和北约致力于培训阿富汗安全部队,期待后者增强战斗力、控制住国内安全形势,奈何阿富汗安全部队乃至阿富汗政府都太过孱弱。
在此期间,塔利班势力不断壮大,逐渐控制了阿富汗半壁江山,形成与阿富汗政府分庭抗礼的态势。而且,塔利班向来不承认阿富汗政府的合法性。2014年之后的几年里,阿富汗不仅成为塔利班的舞台,还成为“伊斯兰国”等新一批极端组织的温床,阿富汗国内安全形势持续恶化,美军和阿富汗安全部队成为袭击目标,被称为阿富汗战争最血腥的一个阶段。
这场美国历时最久的战争,已导致超过2400名美军士兵丧生。美国国防部的报告显示,自2001年10月至2019年9月,阿富汗战争军费总额7780亿美元。如果加上战争老兵医疗费用、其他政府部门战争相关活动费用、为支付冲突而产生的债务利息等费用,成本近2万亿美元。
旁观者入局
塔利班卷土重来,很大程度上缘于阿富汗政府以及安全部队无法对全国形成有效控制。可即便如此,过去10年来的阿富汗高层权斗仍愈演愈烈。
2009年大选中,谋求连任的卡尔扎伊遭遇一次挑战——曾在卡尔扎伊第一任期担任外长的阿卜杜拉,成为最大反对党推举的候选人。此人后来质疑选举公正性,退出第二轮投票,“保送”卡尔扎伊连任。
2014年大选再次出现阿卜杜拉的身影,其对手换成了加尼。由于对选举结果存在分歧,两人都认为自己胜出,一度引发阿富汗政局动荡。在美国的调解下,阿富汗进行了一次有趣的“权力分享”——加尼出任总统,阿卜杜拉则被赋予新设立的政府首席执行官一职。
这只是权宜之计。同样的戏码再次上演,2019年9月大选的结果直到今年2月才公布,加尼以50.64%的得票率连任,阿卜杜拉随即宣布拒绝承认选举结果,两人都宣布自己胜选。美国不得不向双方施压,让加尼推迟举行就职典礼、暂缓开启第二任期,要求阿卜杜拉也不要轻举妄动。美国之所以各打五十大板,除了避免阿富汗权斗激化,更重要的是避免给美国与塔利班2月29日签署和平协议添堵。
特朗普此前多次声称美国在阿富汗进行的战争是一场灾难,承诺一旦当选将从阿富汗快速撤军。可真正入主白宫后,他从旁观者变为当局者,想法也跟着变了。2017年8月,特朗普公布新的阿富汗战略,一是增兵,二是批评巴基斯坦在反恐上做得不够,三是鼓励印度积极介入阿富汗。
这是一种“以进为退”的战略,如同他的中东战略一样,看似美国主动增加资源投入,实则意在把地区盟友或伙伴国推到台前,替美国分担更多责任,是一种变相抽身术。
塔利班认为时机到了,其设在卡塔尔的代表处2018年2月敦促美国直接对话。同年10月,双方代表首次会面。直到去年9月特朗普突然叫停谈判前,双方进行了9轮和谈,已接近达成协议。当时,美国国会、内阁和军方普遍反对特朗普签署一个对塔利班几无强制约束力的协议。而且,恰逢阿富汗即将举行大选。
去年11月,特朗普突访阿富汗,一周后美国与塔利班重启谈判,直至今年2月29日在卡塔尔签署和平协议,美国给出14个月的撤军时间表,北约联军也启动撤军计划。但这只是美国与塔利班之间的约定,阿富汗政府一直被排除在谈判之外,但协议内容却涉及阿富汗政府。
这颗“定时炸弹”随即爆炸。3月1日,阿富汗总统加尼明确反对在阿富汗内部和解对话开启前,按美塔和平协议释放数千名塔利班囚犯。3月2日,塔利班宣布终止履行部分协议内容。3月4日,美军空袭塔利班武装目标,炸死一名该组织高官。正当人们憧憬18年阿富汗战争有望画上句号之际,却再次被阿富汗问题的复杂现实给了当头一棒。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