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3周小幅上涨
银行理财年中会止跌回升吗
2020年06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有第三方机构发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5月最后一周,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79%,环比上涨0.02%。尽管涨幅不大,但更引发投资者关注的是,银行理财平均收益率已连续3周小幅上涨。这是否意味着银行理财收益率已经止跌回升,重回上升通道了呢?
  继续上升空间不大
  与过去几个月有所不同,6月份时值二季度末且是年中,按照往年经验,此时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或有所上升。今年是否有不同呢?
  “近期工业生产继续回暖,市场利率也有所回升,自4月中下旬以来,上海银行同业拆借利率shibor2周至1年期利率持续上升。”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6月份时值二季度末,季末资金压力下,市场利率有可能继续稳中有升。‘宝宝类’理财收益率跌势放缓,6月下半月有望小幅反弹;银行理财收益率继续上升空间不大,短期内大概率会持稳。”
  综合来看,业内仍持收益率继续下行的普遍观点。“从资金端来看,央行全面降准意在维护资金面的合理充裕,在此货币政策影响下,未来短期利率大概率维持低位水平;从资产端来看,由于资管新规要求非标资产期限匹配,在银行存量产品逐步到期后,新发产品较难配置高收益的非标资产,产品收益将顺势下行。”普益标准研究员钟小妹表示,“简而言之,未来理财产品整体收益回升的可能性较小,大概率维持现有低位水平或继续小幅下行。”
净值化转型进度已超50%
  事实上,在一些理财达人看来,如今,单纯地看收益已经意义不大——毕竟,当前银行理财已经在大规模转型。
  2019年二季度以来,监管层先后出台23号文、《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规范银行理财平稳运行,银行理财真正步入实质性转型阶段。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1季度末,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约为24.4万亿元,净值型产品存续余额约12.54万亿元,净值型产品余额占比已由新规前的15%大幅提高到了51.40%,产品结构已发生了重要变化。
  业内专家表示,净值化转型的持续推进,意味着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更加“市场化”;二是产品类型将更加多元,尤其是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开业,为银行理财产品带来了更多可能。
  “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可以直接投资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等权益类产品,而且配置比例在逐渐提升,与传统银行发行的产品相比,其产品收益高出很多——今年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大致在4.4%至4.5%之间,而传统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早已跌至4%以下。”刘银平说。
市场风险有所上升
  在关注收益率的同时,专家也建议,应该适当关注银行理财市场风险。根据普益标准最新发布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系统性风险监测简报(2020年1季度)》(简称“报告”),2020年一季度,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系统性风险指数总体呈现大幅上升态势。
  今年1月至3月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资金投向方、资金来源方与银行理财机构风险指数均呈现大幅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国内适时出台对冲新冠肺炎疫情政策,发行特别国债、专项债,对实体经济减税降费,大力支持各行业共同抗疫,还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推进利率走低、扩大社融规模。基于以上措施,报告认为,投资者信心指数虽然大幅下降,但不会改变经济长期向好趋势。
  展望二季度,报告预计,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系统性风险将会呈现震荡走势。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超预期蔓延,将会对我国制造业及进出口贸易造成较大冲击。在国内复工复产全面推进下,国外需求仍在施加负面影响,预计资金投向方的风险水平在未来短时期内仍会震荡抬升;同时,疫情将影响银行机构净值化转型,银行理财机构风险水平大幅拉升——预计二季度,银行理财机构风险水平可能保持震荡上升趋势。                 据《经济日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