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平托车案:人命不是个数字
2020年08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昱
  最近几天,沉寂许久的韩国加湿器“杀人”案再度进入公众视野:据韩联社7月27日报道,最新调查证实,这起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达1.4万甚至更多,是官方原先公布数字的10倍。
  2011年,韩国连续发生了多起孕妇、幼儿感染不明原因肺炎死亡事件。调查后发现,英国利洁时集团韩国分公司生产的加湿器杀菌剂含一种名为PHMG(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的成分,是致人死亡的罪魁祸首。但是,丑闻发生后,韩国政府和涉事企业不知搞了什么勾兑,检方不顾受害者家属的反对,强行以“难以确认因果关系”为由终止了起诉。
  追溯起来,20世纪有一桩同样重大的商业丑闻与韩国加湿器“杀人”案神似,那就是震惊全美、给美国汽车产业带来沉重打击的福特公司平托车事件,不过美国人最终做出的选择与韩国截然相反。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日系、德系汽车的崛起,民用汽车产业的“祖师爷”美国福特公司受压越来越严重。为了突围,福特公司在1971年推出了一款“平托车”,该车一改美系汽车的传统,体形小巧、耗油量低,价格也特别便宜,只要2000美元,一看就是出来跟日德两国车企叫板的。
  但该车推出的第二年就出了事故,当时,一辆平托车在正常行驶中突然无故减速,随后发生追尾并爆炸。女性司机当场死亡,同车的13岁男孩在经历大小60多次手术之后才勉强保住了性命,但全身90%以上烧伤,失去了左手、左脸和生活自理能力。
  男孩的家属当然不干:他才13岁啊,以后的日子怎么过?于是状告福特公司。
  福特公司最开始也是那套我们今天依然熟悉的企业话术,从自家汽车绝对安全,到公司是美国产业的希望,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但随着深入调查,人们发现事情不对。
  最开始的调查发现,该事故的原因是平托车设计存在缺陷,油箱距离离合器太近,导致一次中型的碰撞就会引发爆炸,而这一缺陷正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但接下来事情的发展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在法庭上,控方律师罗列证据,揭露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原来,早在平托车出厂前,福特公司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当时的两名工程师就这个隐患单独写了一份长篇报告,提交给了公司管理层。该报告明确指出存在的风险,并给出了改进意见——只需要再加装一个价值11美元的改进装置,就能规避爆炸的风险。
  然而,对于这份人命关天的报告,福特公司高层的选择却是算了一笔账:福特公司计划生产1000多万辆平托车,如果在每辆平托车上都加装防范风险的改进装置,那么总成本至少1亿美元。而如果不加这个装置,任由隐患发生,据该报告的预测,可能会有180辆平托车发生事故。假设这些车主都因事故而死亡,另外180名同伴被烧伤,依据当时的普遍判例,福特公司将可能赔偿每位死者20万美元、每位烧伤者7万美元,公司总共才支出接近5000万美元,不到改装费用的一半。
  福特公司发现后一种选择显然赚大了,于是决定不做改进,任由事故发生。
  是的,这就是这道算术题背后冷血的逻辑:我能赚到钱就行,你死不死关我什么事?
  这一证据的披露,立刻激怒了公众舆论和该案的陪审团。在此之前,美国舆论本来还在纠结——再怎么说,福特公司也是美国在黄金时代留下来的“民族品牌”,眼下又在德日车企的夹攻下艰难转型,要不要放它一马,赔点钱算了?
  但该消息出来之后,美国民众被彻底激怒了:罚!罚这些没良心的资本家个倾家荡产!
  于是,法庭最终判决福特公司一共赔偿受害者1.25亿美元,这个判决也确立了美国司法在处理类似案件时“惩罚性赔偿”的先例。
  福特平托车案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此事件之后,福特公司乃至整个美国的汽车业都创痛甚巨,一度彻底向德日车企让出了本国小型家用车的市场。
  此案彻底结束时已到20世纪80年代初,正赶上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美国车企没能像德日车企那样抢占到中国市场的先机,也与此案不无关系。可以说,单从汽车制造业而论,美国那一把确实亏大了。但如果将目光放长远,美国人当时的这一选择无疑是正确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