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镇苏庄村根雕匠人敲开木艺“致富门”
兴办合作社,“雕”出乡村新生活
2020年10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20年10月27日 星期二 编辑:邓超 组版:曾彦红 校对:李从伟
新区·新城
C03
  文/图 本报记者 邓超 通讯员 武海涛

  一截不起眼的枣木在普通人眼中是再平凡不过的物件,而在济宁太白湖新区石桥镇苏庄村村民苏建军的手里,这些不起眼的物件能变成佛像、茶台、花瓶等工艺品,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在他的刀下都被刻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这便是民间传统绝活——根雕。  今年5月份,在党建引领下,苏庄村成立了“苏庄村农民木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苏建军枣木工艺加工为基础,带领村民致富。10月23日,记者来到苏庄村,与苏建军共同畅想他的根雕致富路。

  苏建军正在一块枣木上精雕细琢。
  扫码看视频。
  一块“濒死”朽木
精心雕琢下赋予新生

  10月23日,记者来到石桥镇苏庄村村民苏建军家中,只见他熟练地拿出钻头和刻刀,“突突突”开始在木头上敲打起来。在用电钻把树木表面磨光后,他拿起雕刻刀,开始细细雕琢起来。不到10分钟,一间精巧的小房子便从这块不起眼的木头上“长”了出来。
  “根雕做久了,我的耐心也变好了,有时候,一件根雕我要修改十几次。”看着眼前这个外形粗犷的38岁男青年,很难将他与根雕手艺人这个需要考验耐心和精力的职业联系在一起。而说起与根雕的初次结缘,苏建军打开了话匣子。“村子里有棵上百年历史的枣树吸引了我,它完全遵循了树根的原有形状,我特别喜欢。”苏建军回忆说,与根雕的初次结缘纯属偶然。2007年,正在散步的苏建军遇到一名村民正欲将院子里的一棵枣树砍伐掉,苏建军看到盘桓交错的老树根、萌生了改造它们的想法,不曾想这个念头萌发后一发不可收拾,便向枣树的主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主人倒也大方,说罢便将砍伐下的枣木赠予苏建军。后来,这块朽木在他反复的雕刻、打磨下,变成了一个精致的茶台,至今,茶台依旧被他存放在自家院子里。“很多人想花大价钱买下它,我都没舍得卖,这是我根雕生涯的处女作,我想一直保留着。”
  苏建军出生于木匠世家,父亲是有40多年经验的老木匠,苏建军从小在父亲身边打下手,耳闻目染下对木工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经常看一些木制手工教程,看多了便随手拿起一块烂木头,看着视频,学习木工制作的步骤。”起初,苏建军对根雕只是好奇,闲暇之余他就用树根和木材制作一些弹弓、摆件之类的小玩意。但自从与枣树结缘后,苏建军从网上观看视频,参照其他根雕大师雕刻的工艺步骤,依葫芦画瓢,慢慢地,从他手中出落的根雕作品,做工越来越精细,形态越来越自然。
  后来,随着苏建军的根雕技艺的逐步娴熟,他开始考虑着手打造规模化的根雕工艺,真正让爱好变成吃饭的手艺。2017年,苏建军在竹竿巷租了间门面房,将自己积攒了10年的作品摆到门口展示、售卖。在这期间,苏建军结识了很多喜欢根雕的朋友,他也从根雕这门技艺中赚到了第一桶金。
全国各地寻根求木
保留枣木自然形态

  嘴含铜钱的金蟾、奔跑的骏马、手握大刀的关公……走进苏建军家里,不大的院落里摆满了栩栩如生的根雕艺术品,茶台、花瓶、摆件等一件件精美绝伦的作品让人眼花缭乱。眼前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根雕摆件,是苏建军积累了十几年的得意之作,件件作品精巧别致,可谓独具匠心。
  “所有的根雕几乎都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面对一块上好的原料,我会盯着它看上几天,在没有构思好之前绝不轻易动刀。”苏建军说,在正式雕刻前,他会根据木块的形状大致想好雕什么、怎么雕。在根雕创作中,主要利用树根的天然形态,辅之以适当的人工处理修饰,来表现树根的艺术形象。在他看来,树根的纹路,自然美有着天然的纹路可寻,应尽可能的保留树根原有的形态。“根雕作品的构思,必须着眼于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之形、自然之美。”苏建军告诉记者,一切人为艺术的再创造的痕迹应该隐藏于自然之美中,构思中应对根材作多角度的全面观察,反复揣摩后方能定型。如今,苏建军的作品除了一些细节部分靠手工雕刻,其余的纹理、形态等,基本遵循木材天然原型,写意效果极佳。
  “用于雕刻佛像的古枣树的树龄均在300年以上,个别的树龄能达到千年,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枣树易得枣疯病,患病后不结枣还易传染,只能被砍伐掉,二是城市规划建设中,被毁坏的古枣树,或移栽后没有成活的。”苏建军介绍,这些原料的收购价格是要看情况的,有些本身形状就很好的原料,一个价格能卖到5000元左右,有些纹路密集、树龄大的木头能卖到上万元。而为了收集购买这些原料,苏建军常常奔波在盛产枣树的地区,山东无棣、河南新郑、河北沧州、陕西延安……盛产枣子的地方他几乎都去过。这些在常人眼里连烧柴都难堪大用的烂木头,到了他手里,就像伺候婴儿一样,抚育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梦想壮大根雕产业
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石桥镇苏庄村位于石桥镇驻地,有300多年的木工木业传统,在上世纪70年代,村里50%的劳动力都是木匠。而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村里的老木匠们几乎全部退休,年轻人多半选择外出务工,慢慢地,苏庄村的木工木业传统走向濒临失传的境地。而苏建军作为一名80后根雕爱好者,无疑成为发扬苏庄木工木业传统的接班人。
  “要不是苏建军有这门手艺,村里的木工手艺传承怕是后继无人了。”苏庄村党支部书记苏堂庆激动地说,今年5月份,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村党支部的牵头下,苏庄村正式成立了“苏庄村农民木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苏建军枣木工艺加工为基础,逐步吸纳本村传统木工手艺和具有专长的人才经营。值得一提的是,合作社还购买了一台现代化的雕刻机和激光机用于小件工艺品的批量制作。除了手工雕琢的工艺品和器物,利用现代化的设备,每个月都会有诸如木梳、印章、笔筒这样的枣木制工艺品一批批发往全国各地。如今,苏建军的根雕工艺品根本不愁销路,而苏建军则是通过直播的形式推销他的产品。
  “一个人富不算富,共同致富才是我的追求。”苏建军说,如何依托根雕产业带领全体村民走上致富道路,是他一直反复思考的事。“现在只有两台机器,如果有更多的根雕师傅参与进来,带动全村致富不成问题。”苏建军说,届时,再扩大厂房、招收学徒,把融入泗河文化、运河文化、儒家文化等济宁本土文化的根雕艺术品展览出来,还可发展乡村旅游。“只有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到根雕产业中,把根雕产业做大做强,做成全村人的产业,才能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许庄街道开展“关爱老人·情暖重阳”志愿义剪服务活动 让老人的幸福从“头”开始
  本报济宁10月26日讯(记者 邓超 通讯员 李连尚) 10月23日,许庄街道颂运水庭党群服务中心联合金晖助老志愿团在颂运水庭B区活动广场为社区6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理发服务。
  上午9点,老人就到社区服务点前排队等候,义务理发队成员分工明确,有的负责给老人理发,有的负责打扫卫生,有的负责给老人照镜子,成员之间配合默契,并热情接待前来的理发的老人。上午前来理发的老人有近60人,老人对义务理发队的服务非常满意,居民王阿姨照着镜子,笑呵呵地对志愿者说:“社区这种活动真好,太方便我们老人了,谢谢了”。还有的居民前来咨询“能不能上门服务”,志愿者们热情地回答:“只要是老人不方便出门,我们都可以上门服务”。此次志愿服务活动得到辖区居民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
  此次义剪活动从社区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让老人在家门口便能享受到贴心、便利的服务,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接下来颂运水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将继续围绕社区老年人需求,开展健康讲座、义诊等医疗服务,关注老年人生活,提高居民对老龄问题的重视,进一步弘扬和传承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
  活动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理发服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