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跑”出加速度 优化企业“体验感”
——环翠区立体化营商环境让招商引资迈入2.0时代
2020年10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涵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软实力,也是竞争力。实践证明,营商环境就像一根扁担,一头担着城市发展,一头担着企业未来。新常态下,区域发展在分化,哪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企业投资就往哪里走,哪个地方发展就会更快更有活力。抓好营商环境的优化,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今年,环翠区将营商环境作为一项重点攻坚任务,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举措,下大力气抓实抓牢抓好营商环境优化工作,进一步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推动全区经济向更高质量加速迈进。
  宝威科技智能工厂项目鸟瞰图◥
  创业一窗通办,服务一链办理
服务型政府助力清明营商环境

  改善营商环境要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近年来,环翠区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推进自身改革,明确规范职责权限,把企业与群众的痛点、堵点、难点作为改进政务服务的重点,简化繁琐手续,降低办事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了企业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营商环境改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环翠区进步一深化“放管服”改革,用服务型政府助力营商环境的清明。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力、竞争力,更是创造力、驱动力。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彰显了环翠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力度和决心。今年,《环翠区提标提速提效推动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实施方案》正式出台,环翠区开启了新一轮营商环境攻坚行动,加快补短板、强优势、抓亮点、求突破。为持续提高全区营商环境法制化、市场化、便利化水平,环翠区将组织实施目标攻坚、时间攻坚、问题攻坚、措施攻坚四项行动,围绕18项指标推出了90多项具体措施,打造公平稳定、便捷高效、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在环翠区政务服务中心,企业办事人员王晶正在咨询贸易公司的开办事宜。在中心导办员的指引下,王女士通过市场准入登记自助服务终端机,在系统中填报了企业名称、行业门类、法定代表人等信息,并电话告知企业负责人在手机APP上签名,随后,终端机立即打印出了营业执照,全程仅用时20分钟。取得营业执照后,刻章公司工作人员前来采集信息资料,很快,全套印章便印制完成。整个过程企业办事人无需跑腿,也无需缴费。
  和王晶一样,不少企业办事人员都享受到了环翠区推行的营业执照办理“不见面审批”、“秒批秒办”服务,以及免费提供的一套印章和“政策包”。为优化企业开办流程,环翠区实行“一窗受理、一表填报、全程网办”,实现企业设立登记、刻制印章、申领发票、社保医保登记、公积金登记0.5个工作日办结,同步启动银行开户在线预约、开展“一业一证”改革。
  “为优化企业开办流程、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企业设立一窗通办’综合窗口,实现了登记注册、公章刻制、税务登记等六个环节的一窗受理、全程代办,压缩了办结时间,实现了即来即办。”环翠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裴树奎介绍。自今年6月1日起,共免费刻制印章1514枚,为企业节省开办费用30.28万元。8月底在政务大厅和8个便民服务中心投放了10台无人工干预市场主体登记自助终端,企业人员只需要携带身份证,可自助办理营业执照,通过系统自助审批,目前,已有500余名市场主体通过“秒批”设备申办了营业执照。
  大到投资兴业,小到办事跑腿,营商环境直接关系到每个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与满意度。环翠区税务部门结合部门职责,采取攻坚行动,协同各部门齐发力,努力实现营商评价提标、企业办事提速、政府服务提效。为了提升纳税人的获得感,优化营商环境,环翠区税务局在政务服务中心一楼设立了一链办理专窗,提供信息采集、一般纳税人登记、票种核定、税务Ukey的免费发放及发票领用等业务,通过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一链办理,将一事一流程变成多事一流程,节省了纳税人的办税时间,提升了纳税人的办税效率,让最多跑一次真正落到实处。
建设项目审批“拿地即开工”
企业落地发展步入“快车道”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环翠区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制度创新进一步明确政企行为的边界,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和创新力的“加法”。为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贯彻实施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的要求,环翠区做好市级权限事项承接工作,在建设项目审批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模式,实现全链条闭环管理,并联审批。
  宝威科技智能工厂项目是威海市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以其项目审批为例,环翠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提前介入,引导帮助该企业迅速完成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和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整个审批工作利用土地公告、挂牌的时间按照三个阶段组织进行。规划方案审查时,环翠区规划分局仅用两天就完成了方案初步审查,然后在威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协调下,施工图审查机构马上开始进行图纸审查。
  在工程建设预审过程中,仅用时7个工作日,在土地挂牌结束取得成交确认书的当天,行政审批服务局组织有关部门办理了山东省建设项目备案证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进行了规划方案公示,利用公示的7个工作日时间组织进行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的预审。统一许可审批更是仅用时1个工作日,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当天,统一为企业核发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动产登记证、施工许可证4个证件。从土地摘牌到发证共计用时8个工作日,项目在拿到土地的当天,就具备了开工条件。
  相较过去15个主要环节、140多个工作日的串联办理,该项目的审批流程整整压缩130多个工作日,效率提高90%以上。该审批改革的推行,不仅打破了传统审批模式串联办理、多头办理、材料多、耗时长等弊端,而且在威海市里确定的“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基础上,进一步简化了办理流程,企业只需对着行政审批服务局一个部门,准备好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文件和选定施工单位,其他所有工作都由行政审批服务局组织有关部门并联审批,帮办代办,即可完成,实现了项目审批速度跨越式提升。
  通过审批过程中大胆探索尝试借鉴国内先进地区手续更简、环节更少、效率更优的社会投资工业简易“低风险”工程建设审批模式,环翠区“拿地即开工”的模式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开辟了快车道,获得了企业锦旗和连连称赞。
商圈党委凝聚“红色引擎”
“红色动能”共建创业乐园

  近年来,环翠区委、区政府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积极服务企业、项目、人才。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一个个服务型党组织应运而生,环翠楼街道商圈党委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环翠楼街道商圈地处威海市商业中心,聚集了1000多家企业,1.8万余名各类从业人员,是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区。2017年6月,全省首个商圈党委——环翠楼街道商圈党委在此成立。三年来,商圈党委不断探索党组织联建和党建带群建、党建促共建的一体两翼党建体系,把业主凝聚到商圈,把党员凝聚到支部,使商圈成为凝聚松散的经济体共建“红色商圈”、“区域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的创业乐园。
  “刚开始,大家听说我们是来为企业、党员、职工服务的,都半信半疑,工作人员走访时没少吃‘闭门羹’。”环翠楼街道商圈党委书记王燕说。但令她欣慰的是,通过细致的“扫楼”,商圈党委与业主逐一建立联系,掌握了1.6万余名职工和215名党员的基本需求,建立起商圈党建服务大数据。
  针对商圈党员年纪轻、分布散、流动快、组织难覆盖等问题,商圈党委创新组织设置,扩大工作覆盖面,创新采取“业主+企业、楼宇+楼宇、社团+企业、企业+企业、社会组织+企业、社团+社团”等多元组织设置形式,将零散的党员凝聚起来,将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随着商圈企业的增多,服务需求日益旺盛,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原有服务大厅,既要用于观摩,又要给企业做活动场地,经常“打不开点儿”。为此,商圈党委投资40余万元,对服务大厅进行扩建升级,服务阵地面积由300平方米扩建至380平方米,服务功能也更强。
  现在,商圈共享空间更侧重“开放”,企业提前预约后就可使用。新扩建的服务大厅里,不仅有电脑、社保缴费机、读报机等设备,还添置了微波炉、冰箱等贴心电器,供大家使用。大厅外还安上了电子宣传屏,滚动播放企业招聘信息、文明标语、环保政策等。室内会议室、广场活动室等多处场所也协调开放,公共区域真正为“公”所用。许多小企业的工作人员反映,他们活动空间不足的难题迎刃而解,“现在我们要开会或办活动都很方便,只要提前预约就能用商圈的开放会议室。”
  在商圈党委的引领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也加入共建共享行列,分享自己富余的空间。原本无人利用的阳光房样板间,被打造成配有微波炉、饮水机、冰箱等服务设施的共享空间。目前,共有19个共享学习教育阵地、12个户外活动场所投入使用,筑起了商圈“区域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赢”党建新高地。

  新北洋数码智能终端设备产业园工人正在调试设备。
  “拿地即开工”模式采取容缺预审的方式,关键手续提前“放行”,非必要条件容缺办理。从而实现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四证”齐发。
  拿到环翠区首张“秒批”营业执照的王女士。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