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三点半难题” 学校需主动“增负”
2021年02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据新华社电 教育部近日表示,将推动落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时间安排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切实解决家长接学生困难问题。
  “三点半难题”由来已久。一些地方初衷是为了减负,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时间,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每天教学时间分别不得超过6小时、7小时、8小时,过去的五点半放学改到了现在的三点半,监督写作业的任务却抛给了家长和社会。
  研究显示,“三点半难题”出现后,大部分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加重,辅导班数量也较之前增多,使家庭间的竞争从双休日延伸到放学之后,从校内延伸到校外,父母和孩子的压力一同变大。
  部分教师违规参与补课班教学赚外快,课上刻意有所保留,专靠补习班输出“干货”。学生在校时间缩短,只能去补习班补短,造成了义务教育的畸形倾向。一些地方实行弹性放学,提供课后服务但收效甚微,家长们还是追逐校外补课机构。
  解决“三点半难题”,首先要考虑是“为了谁”的问题,教育部门、学校及老师要从思想上实现统一。有学校认为,延长放学时间,会增加老师在校工作量和学生学业负担,但对学生和社会而言,却解决了家长们揪心的大事。
  一些中小学教师之所以顶风违规参与校外补课,重要原因之一是在校时间太短,形成赚外快的时间窗口。如今,相关部门要考虑的并非是否应该提供课后服务的问题,而是怎么提供、提供什么、怎么确保服务质量。
  其次,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也要为解决“三点半难题”提供支撑。学校延长放学时间,提供相关服务的教师考核上理应有所体现。
  此外,还需刚性规定延长放学时间,让家长心里有底,实现课后服务与下班时间衔接。要达到给学生和家长减负目的,教育部门与学校理应承担起责任,甚至是主动“增负”。让学生在校期间完成足够的学业进度之余,还能为学生提供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艺术等课后兴趣类服务,使家长和学生不再额外求助于校外补课机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