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不见了,“虚惊”之后全家感动落泪
全城接力寻物最终在书包里找到
2022年06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最终在女孩书包的侧方小包里找到了人工耳蜗。
     6月12日,对于聊城的刘先生来说,虚惊一场,是一个再美好不过的词语了!这天早上,一则聊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丢失人工耳蜗的寻物启事引起了聊城市民的注意,由于人工耳蜗造价不菲,且难以复配,众多市民纷纷接力转发,希望能帮到失主。

  文/片 记者 陶春燕

过了一天多才发现
人工耳蜗“丢失”

  12日早上,一则聊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丢失人工耳蜗的寻物启事引发了市民接力转发,记者注意到这一情况后,拨通了寻物启事上的电话,得知对方是学生的老师,李老师告诉记者,孩子的父亲一大早就联系并赶到了聊城汽车西站,希望能通过监控查找到丢失耳蜗的线索。
  得到确切消息后,记者立即赶往了聊城汽车西站,见到孩子的父亲刘先生时,他正在和工作人员一起查看调取的监控。
  “平时我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要是看到她耳朵上没戴着耳蜗,我就会问一下她耳蜗去哪儿了,但那天是家里老人接她放学回家的,可能一时没注意……”刘先生告诉记者,6月10日,学校放学后,女孩的奶奶前来接她回家,上了公交车后,女孩告诉老人自己把耳蜗放在了衣服口袋里,之后便没再过多注意,由于女孩在家里经常不佩戴耳蜗,家里人便也没过多注意,直到11日傍晚的时候,才发现人工耳蜗不见了。
  刘先生心急如焚,但因为当天时间比较晚了,也并不确定耳蜗是否落在了公交车上,所以到了12日早上才联系了聊城公交集团,此时,距离人工耳蜗“丢失”已经过去一天多了。
女孩戴上耳蜗
哽咽着表示感谢

  聊城汽车西站站长邹林告诉记者,12日一大早大家就听说了这个事情,得知孩子及其奶奶乘坐的是10日下午由聊城去往莘县樱桃园的车辆后,随即就联系了所有相关车辆,但所有的司机都表示没有见到过乘客丢失的耳蜗。因为时间过去比较久了,所以寻找难度增加了不少。刘先生和孩子来到车站后,车站调动了多处人力和监控帮助孩子寻找耳蜗,近两个小时的监控搜寻以及对旅客登记表的排查,都没有发现任何有效信息。在锁定了女孩及其奶奶乘坐的车辆后,邹林立即与车辆司机进行联系,让司机在到达莘县樱桃园终点站后仔细查找车辆的所有角落,避免遗漏任何的可能性。
  过了一会儿,等来的依旧是没有找到人工耳蜗的消息。了解到女孩及其奶奶从东昌府区沙镇站下车后,又骑行了十多里路才到了家里,大家让刘先生联系一下家附近的居民,把孩子奶奶走过的路再多走几遍,看看是否能再次发现一些信息。
  由于孩子下午要返校上学,寻找耳蜗刻不容缓,在确定了公交车上没有耳蜗遗留后,大家建议刘先生尽早到走过的原路上再找一下,邹林也联系了车站的所有人,让大家继续转发信息,接力寻找。
  车站主任潘蕾把在休息室的女孩叫了出来,一边安慰她一边帮她收拾东西,然而,就在潘蕾再一次翻找女孩的书包时,在侧方小包里,惊喜地发现了大家寻找了一上午的人工耳蜗,当潘蕾在书包里拿出那个绑了红色蝴蝶结的人工耳蜗时,忍不住激动落泪,嘴里高兴地都说不出话来:“哎呦,妮儿,哎,这真是……”一夜未眠的刘先生看到耳蜗终于被找到了,也忍不住抹眼泪,不停地感谢车站的工作人员。
  惊喜过后,大家纷纷告诉身边的人耳蜗已经找到了,并让女孩赶紧把耳蜗戴上,回到有声的世界,因为受到惊吓而心里难过的女孩向大家哽咽着表示了感谢。
  “虽然只是虚惊一场,我们还是要真心感谢各个单位的爱心接力。”李老师在得知消息后再次向记者表示,寻找耳蜗的信息发出后,自己接到了残联、救援队、媒体、教育局、派出所等多个部门的主动问询,“很感谢大家对于特殊教育的关注,四面八方的爱心传递,让这个社会真的温暖有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