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卧俑
泡钉俑
“百戏俑坑”出土的铜鼎
日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首次公布刚刚修复完成的“仰卧俑”,这尊造型奇特的秦俑出土于秦始皇陵“百戏俑坑”。令人惊奇的是,陶俑上还发现多枚指纹。指纹学专家近期又对这些指纹进行了比对,发现陶俑的制作工匠应为青少年。与秦兵马俑给人神态严肃、阵容威武的印象不同,“百戏俑坑”出土的陶俑都生动形象、独具个性,展现了大秦帝国皇家娱乐生活的一角。
记者 张向阳
“仰卧俑”始作俑者是青少年
说起秦始皇陵,总会想到出土的八千多个气势壮观的兵马俑,令人叹为观止。在秦俑中,除了象征着军阵的兵马俑,还有塑造“乐舞百戏”形象的百戏俑。“百戏俑坑”象征着秦代宫廷娱乐杂技机构,可以说是秦始皇的“皇家艺术团”。
“百戏”是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渐形成,至秦代已登宫廷大雅之堂,成为秦代宫廷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很多学者认为,汉代是中国乐舞、杂技等“百戏”艺术发展的时期,在出土的文物中,反映汉代百戏杂技的陶俑、壁画非常普遍,但在秦代墓葬遗址中很少发现此类题材的形象资料。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发掘的秦始皇陵“百戏俑坑”却改变了人们这一认识。
“百戏俑坑”的正式名称是秦始皇陵K9901陪葬坑,位于秦陵东南部内外城间。这个陪葬坑在1999年就被首度尝试发掘考古,到了2011年再度进行整体性发掘,出土了近30件彩绘陶俑,目前修复了25件。这些出土的陶俑,不着铠甲、不穿战袍,有的上身赤裸下着裳,姿态各异,风格、服饰、装束等都与一、二、三号陪葬坑出土的兵马俑迥然不同。陶俑动作有直立状、双手卷衣状、一手叉腰一手高举、双腿弓步、半跪状等,考古人员推测,这是再现秦代宫廷百戏娱乐活动的场景,因而暂时称之为“百戏俑”,编号为28的“仰卧俑”就是其中之一。
“仰卧俑”被发现时残破非常严重,由数十块残片组成,头部及双手缺失。经专业人员历时9个多月的修复,这尊陶俑呈现出脚前掌及双膝着地、身体后倾呈仰卧状的姿势,因为不同于坑中其他站姿或坐姿的陶俑,而是呈现仰卧的姿态,故被专家称为“仰卧俑”。一经公布,就迅速成了“网红”。
“从已修复的陶俑姿态分析,他们造型风格独特,风格、特点与秦兵马俑截然不同,从这批俑的表现形式、形象、动作等因素分析,初步判断是秦代宫廷娱乐活动的百戏俑……”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周萍介绍,秦代工匠在塑造这批陶俑时,充分运用了塑、堆、捏、贴、刻、画等技法,使陶俑的体、量、形、神、色、质等艺术效果得以充分展现,个性特征和精神面貌得以凸现。同时多种雕塑技法和彩绘工艺交叉运用,整体层次丰富、个性鲜明。
周萍向媒体透露,修复人员在对“仰卧俑”进行保护修复时,在其腹部表面彩绘之上发现三枚连续的指纹痕迹。专业鉴定机构的指纹学专家对三枚指纹进行了数据采集和专业分析,经比对这三枚指纹与青少年指纹特征高度相似,可知制作这尊陶俑的工匠应为青少年。
古老秦俑上留着2200多年前年轻人的指纹,一下子让历史变得鲜活起来,让人充满神思遐想。
其实在秦俑上发现指纹并非首次,2020年在《国家宝藏3》节目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曾给兵马俑拍照的摄影师赵震披露,他在摄影过程中发现一个兵马俑脸上的嘴唇边竟然留下了一枚2200年前的指纹。
“皇家艺术团”演出服将复原
值得一提的是“百戏俑坑”出土的4号俑,陶俑上半身装饰有类似皇宫大门上的圆泡门钉,故称其“泡钉俑”。在发掘出土的秦代陶俑中,“泡钉俑”是保留秦代艺术信息较多的一件艺术精品。“泡钉俑”呈站立姿势,通高1.57米(不含头),双腿分离,略呈小弓步,身体稍微向侧面扭转,双臂残缺。陶俑通体彩绘,通过对4号百戏俑胶泥分析发现,该俑俑足与俑体是一起制作的,足踏板单独制作,分别入窑烧制好后,使用胶泥将足部与足踏板黏结,使俑站立在足踏板上;或在一些部位进行固定之用,出土后这种胶泥呈青灰色的块状或粉末状。
4号百戏俑上身衣服的圆泡直径3.5厘米左右,其穿衣方式与古人一般的右开襟不同,该俑开襟在后面,像小孩子的罩衣。4号俑的上衣颜色为紫色底,其领缘、袖缘、腰带采用菱形几何纹的编织物。泡钉间饰以太阳八角纹;下身着短裙,绘有大量精美的云气纹纹饰。在已发现的百戏俑中,“泡钉俑”体型较瘦弱,可能属于团队中技巧型的艺人,其罩衣起着防卫和装饰作用。
引人注意的是,在4号俑下裳后侧面有一处戳印的文字,前一字为“宫”,后一个残缺,但从大体轮廓和主要结构上判断为“臧”字。专家考证后认为,作为百戏俑身体上发现“宫藏”(通“臧”)两字,不仅是其来源的证明,更是整个百戏俑群体身份尊贵的佐证,对于研究秦俑家族的身世等具有重要意义。
像4号俑留有匠人信息的现象并非偶然,“秦俑之父”袁仲一先生在秦俑身上发现了87个工匠的名字,这些名字不容易发现,一般都在隐蔽的地方,比如腋下、臀部等。因为陶工名字前面往往还有字,由此可以判断出陶工的来源,袁仲一将这些字的来源分为两类,其中一部分是姓名前面带一个“宫”字表示来源于中央宫廷,比如有不少名字为宫疆、宫得、宫朝、宫魏等;另一部分是从全国各地选拔的能工巧匠,比如咸阳野、咸敬等,人名前冠一地名。这些能工巧匠由于风格各异,因此创作出来的兵马俑也是各有千秋。
据悉,近年来中国丝绸博物馆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共同对4号俑展开了服饰复原研究。中国丝绸博物馆在确定好4号俑各部分的颜色、纹样等具体参数之后,对领缘、袖缘、腰带采用编织的方式进行复原,对俑衣采用提花机织造的方式进行复原。复原的4号百戏俑上衣底料按照织锦面料制作,秦朝时期通常是经锦,复制时也是制作成经锦的组织结构,颜色为紫色底、黑色八角纹、点缀黄色圆点,长沙马王堆也出土过类似纹样的织锦。短裙为云气纹样式,使用平纹绢作为绣底,施以锁绣针法进行复原。复原成功后,当代人就能看到秦朝“皇家艺术团”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为秦始皇和众臣们表演杂技乐舞。
下一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将采集出土百戏俑的纹饰信息,对百戏俑上的彩绘颜料进行分析检测,构建百戏俑纹饰信息数据库。以出土百戏俑为实物资料,开展秦代百戏乐舞研究,构建秦时期百戏乐舞体系,使秦陵出土百戏俑立体化呈现于观众面前。
扛鼎,力量型的时尚娱乐
秦汉时期的“百戏”以杂技、乐舞为主,表演内容极为丰富,包含扛鼎、顶橦、角力、俳优等项目。从“百戏俑坑”出土的陶俑姿态来看,这些陶俑表演的有扛鼎、顶橦、旋盘等技艺项目,印证了历史的记载。
在“百戏俑坑”中出土的3号俑,头部缺失,身体高大健壮,从脚到肩部残高1.71米,推测其身高1.9米,陶俑胸部和双臂肌肉发达,他左脚前迈,左膝微弓,左手紧扣于腰带上;右臂上举,右腿直立,扭胯鼓腹,像一位举起千斤鼎的大力士。
扛鼎,简单说就是用手举鼎比谁的力气大,是中国古代的举重活动,也是秦朝百戏里最流行的项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威猛:“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而且,扛鼎还是选拔壮士的重要标准。连年征战的春秋战国时期,力能扛鼎是勇武超人的象征,这项活动原来是军队的习武健身运动,后来演变成带有娱乐色彩的角力节目,选取力士在宫廷表演,博取欢娱。
大家熟悉的成语“举鼎绝膑”典故也与这项运动有关,《史记·秦本纪》中的“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就记录了因为扛鼎比赛导致的悲剧:战国时期,秦武王力气很大,争强好胜。公元前307年,他与大力士孟说打赌谁能举起殿前的大鼎,秦武王亲自举鼎,结果折断膝盖骨而死。以此可见战国时扛鼎运动就非常流行,一直延续到后世。
有意思的是,上世纪90年代对“百戏俑坑”发掘中还真出土了一个大铜鼎,铜鼎口径70厘米,通高61厘米,重212公斤,铜鼎上腹部饰蟠螭纹,下腹饰三角回纹和云纹,该鼎造型精美厚重,气势磅礴恢宏,纹饰构图饱满,线条流畅纤细,是秦陵地区发现的体积、重量最大的一件铜鼎。这件铜鼎的出土难免让人与百戏俑产生联想与猜测:3号俑可能就是表演扛鼎的艺人,这件铜鼎会不会就是百戏艺人表演用的道具?如果像3号俑那样一只手能举起这212公斤的铜鼎,真是可以与“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媲美了。
此外,出土的5号陶俑也是头部缺失,身材魁梧,肌肉发达,长着啤酒肚,鼓腹撅臀,双手垂直于腹部,身穿短裙,裙上有一长方形前搭,向上翻卷成半圆筒形,握持于双手内。学者们推测这可能是个顶橦的大力士的形象。顶橦就是杂技中的顶竿。
勾画当时百戏乐舞的盛况
除了扛鼎、顶橦、角力之外,秦汉之际的百戏还包括吞刀、吐火等各种杂技幻术,装扮人物、动物的乐舞以及综合性娱乐节目。其中以角抵(类似现在摔跤、相扑一类的两两较劲的活动)为基础、有故事情节和配乐的武打娱乐活动称角抵戏。
据记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后,不仅把各国诸侯的礼器珍宝搬到咸阳宫中,而且还把六国诸侯宫廷中的伎乐俳优等艺人迁入咸阳城,统称为“角抵俳优之戏”,吸收各国角力之优长,正式使其成为一种娱乐性的表演节目,并更名为角抵。同时,还将“角抵”等作为检阅军队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艺术形式来看,秦朝时,舞蹈、演唱、音乐已经融为一体,形成了初级的戏曲表演样态,在《史记·李斯传》中还提到,秦二世在甘泉专门开过表演大会。此外,当时还驯养水禽配合音乐供帝王娱乐。秦始皇陵水禽祭祀坑中出土的青铜水禽,实体大小的水禽共计46件,包括20件天鹅、20件鸿雁和6件仙鹤,此外还出土了15件乐工造型的陶俑。古人对水禽的驯化很早,比如,至迟在春秋早期,鹤就已经被完全驯化了,《左传》中就有“卫懿公好鹤”,驯养仙鹤玩物丧国的记载。
考古人员认为,这些青铜水禽和乐工陶俑表现的是为秦始皇的灵魂提供特殊音乐娱乐服务,可以复原出一个令人震撼的宫廷娱乐场景:经过驯化的天鹅、仙鹤、鸿雁伴随着乐工优雅的鼓乐节奏,在水面上翩翩起舞,成为秦始皇在地下独享的动物音乐表演,也包含着羽化登仙的寓意。
根据出土文物和历史记载,可以勾画出当时百戏乐舞的盛况:秦始皇宫廷中演出百戏场面壮观非常,有大力士举鼎、角力,有优俳唱歌表演,各种杂技幻术连番上阵,驯养的珍禽闻乐起舞……秦皇陵百戏俑的面世,展示了大秦帝国不仅有横扫六合的铁甲雄兵,还有汇集浓厚人情味和烟火气的娱乐生活。今天看来,沉睡2200多年前的百戏俑形象,无异于当时娱乐圈的职业“摆拍”,透过它们能窥到大秦帝国多彩娱乐生活的一角。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