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聚力拥抱“诗和远方”
烟台建设更具活力的高质量文旅名城
2022年07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记者 秦雪丽
实习生 刘舒
通讯员 旅宣

  今年以来,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全面落实市委“三明三强”大会等系列重要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1+233”工作体系、“12335”中心城区建设格局,全面实施文旅领域八个创新行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产业发展,推出文旅纾困政策,绘制招商蓝图,丰富艺术惠民活动,聚焦遗产保护,讲好烟台文化故事,建设更具活力的高质量文旅名城。
  全力助企纾困
加快产业复苏

  强化机制创新。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建立实施文化旅游产业链链长制,推动成立烟台市文化旅游发展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立足文旅产业特点,从需求端出发,高点定位、高位推动,实施项目补链、融合延链、培企壮链、消费振链、品牌塑链、人才稳链六个行动,加快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策支撑。系统梳理上级普惠纾困政策,推动出台烟台市文旅纾困政策,形成“政策包”,通过服务企业专员等多种渠道,精准送达企业,确保应知尽知、应享尽享。今年以来为133家旅行社暂退质保金918万元,兑现省示范品牌创建、客源招徕奖励资金209万元。指导符合条件的区市申报国家(省)示范品牌,蓬莱区进入2021年度山东省文旅康养强县公示名单。
  强化动能培育。靠上服务、一线督导,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加快项目建设招引。全市重点在建项目高效实施,预计上半年完成投资95.3亿元;开展“文旅招商突破年”活动,制定实施专项方案,绘制文旅招商项目图,搭建线上线下双平台,建立招商项目、目标企业、合作企业三个库,层层分解任务,统筹合力抓招引。
  采取线上形式,以市政府名义召开文旅产业链招商精准对接洽谈会,举办文旅产业链网络招商推介会,以“招商+推介”形式,促进招商引资和城市文旅宣传“双赢”。上半年芝罘区全域旅游运营、蓬莱登州古城等4个项目实现“云”签约。
着力丰富供给
提升文旅服务

  艺术惠民新提升。举办“花好月圆 山海迎春”——2022烟台市元宵晚会,线上线下观看量超120万人次。持续推介原创京剧《戚继光》,入选文旅部首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是全省入选的三部大戏之一,同时推进保利院线巡演,拟于7月上旬启动,赴郑州、武汉、太原、沈阳等9个城市巡演,让全国观众感受烟台“京剧码头”魅力。重点打造红色主题音乐剧《审判日》,加快剧本、舞美、音乐等全面提升。京剧《雷乡母亲》荣获“戏剧中国”戏曲类优秀剧本,美术作品《百年崛起》入选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同时,深入推进“一村一年一场戏”惠民演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满足百姓多样的文化需求。
  品牌节会新提升。抢抓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窗口期”,创新“云端”方式,于4月23日集中启动第四届烟台市民文化节暨第六届烟台文旅惠民消费季、2022“山东人游烟台、烟台人游烟台”系列品牌节会活动,搭建线上线下双阵地,以“五一”、5·18国际博物馆日、5·19中国旅游日、2022“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节假日为重点推出多主题文旅服务,配合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150万元,切实提升群众文旅获得感。立足疫情防控常态化新形势,围绕省内游、本地游,推出“发现新烟台”微度假、仙境海岸“食游记”“跟着名人游烟台”“跟着短视频打卡最烟台”等新产品,更好地满足文旅市场新需求。
  智慧服务新提升。立足疫情防控态势,充分利用“烟台文旅云”智慧服务平台,推出艺术欣赏、全民阅读、公益培训等惠民服务1000余项,实现“场馆关停,服务不停”。持续完善“预约码+健康码+疫苗接种信息+核酸检测信息”多码合一的分时预约功能,为市民游客提供预约服务4.37余万次。
聚力抓牢遗产保护
促进优秀文化“两创”

  首先,统筹抓好文物保护利用。建立部门会商、项目对接、人才保障机制,推动“先考古,后出让”落实。立足于服务大项目,做好重点项目调查勘探和考古许可,切实保障芝罘仙境、老岚水库等重大项目实施。
  讲好文物故事,让文物“活”起来。今年以来,烟台获得诸多荣誉。莱州吕村遗址被评为山东省“五大重大考古发现”,罗山班仙洞建筑群等9处文物入选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长岛入选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省遗址公园创建名单,龙口丁氏故宅活化利用等3个项目入选山东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示范案例,4个展览获评省第六届博物馆十大精品展览。
  其次,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山东手造”是我省发挥文化资源丰厚、传统工艺品类齐全的优势,创新打造的文化创意区域公共品牌。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落实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山东手造”工程部署,在市委宣传部领导下,加快推进“烟台手造”品牌打造。发动143家企业参加“山东手造·优选100”遴选活动,26家企业进入网络评选环节,15家企业上榜;启动“山东手造·烟台好礼”2022烟台首届手造创新创意大赛,优选推广“烟台手造”匠心产品。
  同时,推动出台《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三年行动方案》,加强统筹指导与政策保障。值得一提的是7个单位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持续拓宽非遗体验载体平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