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赋能 探索市场监管“烟台路径”
烟台市市场监管局推进信用风险分类与差异化监管的深度融合
2022年07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记者 秦雪丽
实习生 刘舒
通讯员 孙洪安

  近年来,烟台市市场监管局将信用监管作为主攻方向,推进信用风险分类与差异化监管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信用监管的“烟台路径”,通过搭平台、汇数据、建模型、促应用、抓惩戒、压责任等手段措施,全面提升信用监管精准性、效能化水平。在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中,“山东省烟台市构建一体化信用监管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典型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打造数字市场监管平台
全维度为企业信用画像

  数据之于监管,是一双助力的翅膀。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监管部门在比对中会精准发现问题,实现粗放式监督向精准化监督转变,搭建以数据为支撑的信用监管基础平台,显得尤为重要。
  烟台市市场监管局抓住信息归集、共享、公示、应用等环节,全面打通,充分利用,从三个方面构建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平台。
  全方位打造数字市场一体化监管平台。聚焦实现市场监管业务数据集中展现、风险分析预警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等目标,以协同监管平台为依托,开发建设了烟台市数字市场一体化监管平台。将原工商、质监、食药监、知识产权、物价等各业务板块进行整合,建成了集数据采集、处理、交换,风险分析预警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等为一体的数字监管平台,初步实现了“执法一本查”“智慧一屏通”“信用一网管”“决策一图清”。
  全领域归集涉企数据信息。平台向上对接省局市场监管基层一体化平台,数据适时推送;向下端口开放到基层监管所一线最小单元,使监管数据上下贯通,实时共享应用;横向依托全市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对接教育、卫健、农业农村、海洋渔业、公安等20个其他相关部门数据,全市100余万市场主体信息全部纳入平台,归集各类数据1.2亿多条,实现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信息共享交换和数据互认。
  全维度实现企业信用画像。结合各部门权责清单,联合编制了覆盖46个政府部门的信用数据清单,涉及5033个具体事项,已归集公示各类涉企信用数据186万余条。制定了食品、特种设备监管领域信息归集公示事项清单,明确相关企业信息归集公示事项158项,归集公示食品生产、特种设备许可信息8600多条、监督检查信息5000多条,行政执法案件信息208条全部公开、主动曝光,形成了统一的企业信用档案,依法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记于主体名下向社会公示。
  目前,全市1788家食品生产企业、510家特种设备获证企业全部完成信用建档并在公示系统进行分类标注。
万余商家承诺7天无理由退货
风险等级不同,监管方式不同

  强化全程信用,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闭环链条。
  推进容缺受理+承诺践诺。围绕事前监管环节,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信息嵌入政务服务审批系统,为容缺受理夯实了信用数据“底座”,在全省率先实现零材料、零流程、零操作的“无感式”信用核查。按照“承诺就批,失信担责”的原则,在食品企业资质核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业务实行“告知承诺”,为全市8000余家企业办理容缺审批业务,达到精准监管、审批便利的双赢效果。
  结合放心消费全域创建,引导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市场主体主动承诺践诺,参与创建的市场主体总数达到53.2万家,线下无理由退货经营者发展到1.13万家,示范单位总数由2020年的1400余家发展到1.44万家。
  其次,推行“信用风险分类+双随机”监管常态化。积极探索建立企业综合风险预警和信用风险分类评价体系,在省内率先出台《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办法》,立足数字市场一体化监管平台,围绕企业信用分类和风险线索发现两个核心内容,打造信用监管子系统,综合日常监管经验、“互联网+监管”等因素,通过对监管数据的挖掘甄别、研究论证,建立企业“通用+专业”风险分类和预警模型,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判定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按风险等级进行分类。
  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结合,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2021年,对占比13.3%的D、E类企业实施全覆盖抽查,对占比8.65%的A类企业“零打扰”,问题发现率由20%提高到54%。通过差异化监管,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近两年保持在99%以上,130080台特种设备、49797部电梯、6112公里工业压力管道、719921只气瓶“应登尽登、应检尽检”,去年以来全市特种设备零事故。
不断加强联合惩戒
13种违法违规情形将上“黑榜”

  依法依规加强联合惩戒。与市发改委联合印发《失信惩戒措施清单》,严格失信惩戒对象认定,依法落实联合惩戒措施,完善失信修复和异议处理机制。向相关部门推送“黑名单”信息1.2万余户,对失信法定代表人任职限制700余人次。
  同时加大信用修复力度,将市级初审的信用修复时间由3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安排专人专职负责信用修复,让400余户失信企业重获发展机会。
  强化公示考核,压实企业主体和属地监管责任。采取“黑榜”公示和“蓝黄红”榜考核等措施,全面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属地监管责任,切实打通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
  对食品领域推行信用承诺和“黑榜”公示制度。全市1788家企业全部签订了信用承诺书,制定出台了《烟台市食品安全区域黑榜公示管理制度》,明确企业生产过程中13种违法违规情形列入食品安全区域黑榜公示管理,由各区市市场监管局将应纳入食品安全区域黑榜公示的生产经营者、责任人员、涉案产品等相关信息,在微信公众号、政务网站或食品安全公示栏对外公示。
  截至目前,各区市共发布“黑榜”175期,涉及市场主体1372户。通过定期发布食品安全“黑榜”信息和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倒逼相关企业自觉对标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度,落实自控措施,提升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能力。
“一人一清单”保障特种设备安全
对属地政府推行“蓝黄红”考核

  特种设备领域建立“5.25”责任清单和履责积分制度。“5.25”责任清单,针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分管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等5个层级,将25条责任清单逐条分解卡实到每一层级、每个责任人员,实行“一人一清单”,照单履责、照单考核、照单问责。
  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主体责任履责积分”制度。将5个层级责任主体日常参加法律法规学习、考试、履责情况等折算分值,将积分记入主体责任档案。根据总积分对企业实施分级管理,倒逼企业履行安全主体责任。
  对属地政府推行“蓝黄红”榜考核制度。成立了烟台市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两个安全生产指挥部,分管市长担任指挥长,23个市直部门为成员单位。构建了以问题为靶向、以每周为节点、以三色为标识的“蓝黄红”考核机制。考核成绩前五名的区市列入“蓝榜”,后三名落入“红榜”,其他列为“黄榜”,一周落入“红榜”的,当地组织部门约谈牵头部门负责人,连续2周落入“红榜”的,主要负责人要通过媒体公开道歉。
  目前,烟台已公布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安全考核“蓝黄红”榜25次。通过推行“蓝黄红”榜公示考核制度,各区市安全监管属地责任不断压实,工作成效明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