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首访中东扬言孤立伊朗
伊朗外长隔空喊话:外交不是一条单行道
2022年07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6月11日,参加抗议活动的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士兵在约旦河西岸城市希伯伦附近对峙。 新华/路透
     拜登当地时间13日至16日访问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和沙特阿拉伯。这将是他就任总统一年半来首访中东。白宫方面称,拜登将在访问期间同以色列和阿拉伯盟国讨论应对“来自伊朗的威胁”以及加强防空领域合作等议题。
  伊朗批“请正视现实”
  美国总统拜登出访中东地区前在媒体发文,称上任以来中东“更加稳定和安全”,这次访问将延续“那些有希望的趋势”。伊朗外交部12日回应,拜登文章是对美国中东政策“片面和与实际不符的描述”。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卡纳尼12日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要想让中东更加稳定和安全,美国就必须停止分化地区国家、停止向这一地区输出武器、尊重地区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停止制造“伊朗恐惧症”。卡纳尼警告,如果不能“纠正这些错误以及引发危机的政策”,美方将成为中东地区不稳定的“主要责任方”。
  卡纳尼说,如果美国政客真的想要一个更加稳定和安全的中东地区以及一个对自己和他人都安全的世界,他们最好了解世界的新现实,不要试图把美国的价值观和单边主义强加给别人,让地区国家根据自身的价值观、利益和现实行事,在区域合作框架内确保各国安全和集体利益。
  对于拜登在文中扬言将联合盟友“孤立”伊朗,通过外交和经济压力迫使伊朗恢复履行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卡纳尼批评,拜登政府口口声声要重返伊核协议以弥补前任共和党籍总统特朗普的错误,却在实践上延续相同的做法。
  2015年7月,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伊朗承诺限制核计划,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2018年5月,美国单方面退出协议,重启并新增一系列对伊制裁。2019年5月以来,伊朗逐步中止履行协议部分条款,但承诺所采取措施“可逆”。
  伊核协议相关方去年4月开始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谈判,讨论美伊恢复履约问题。美国间接参与谈判。第八轮谈判于12月27日启动,今年3月11日暂停。在欧盟协调下,伊朗和美国6月底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就恢复履行伊核协议举行为期两天的间接谈判,依旧没有取得突破。
  伊朗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希扬在社交媒体上对拜登隔空喊话:“不能通过指责和制裁来强加美国的片面观点,外交不是一条单行道。”
以色列临时“示好”
  为确保拜登到访期间以巴局势平稳,以色列政府连日来推出一些举措“示好”巴方。较受关注的一项举措是,以色列政府领土活动协调处12日宣布,将让居住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5500名巴勒斯坦人和外国公民“身份合法化”。然而,这种举动略有“作秀”之嫌,实难推动局势改善。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口登记、身份核认以及签证发放等事项由以色列政府实际控制。政府领土活动协调处隶属于以色列国防部,是以方在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民事政策的执行机构。
  许多外国公民同巴勒斯坦人婚后住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但因共同生活权利不被以色列承认,因而无法获得以方所声称的“合法身份”。尽管以色列官方称会在“特殊人道主义情况下”推动进程,但实际上“冻结”这一进程已有十多年。
  政府领土活动协调处还批准在由以色列实际控制的约旦河西岸C区新建6个巴勒斯坦住房项目。根据联合国和以色列官方数据,大约33万名巴勒斯坦人、45万名以色列犹太人定居者生活在C区,这一区域约占约旦河西岸地区总面积的60%。
  对于目前由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实际控制的加沙地带,以色列政府同样试图“慷慨解囊”。按照政府领土活动协调处的说法,以方将向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增发1500份工作许可,使累计工作许可发放数量达到1.55万份。
  入境以色列务工经商是许多巴勒斯坦人重要的谋生途径。以色列政府曾声称要把向加沙地带发放的工作许可增至2万份。然而,去年全年仅有7000名巴勒斯坦人获准进入以色列务工经商。加沙地带多年遭受以色列严密封锁,失业率接近48%。
  批评人士指出,以色列政府可以随时撤销给加沙地带居民的工作许可。因此,这一机制实为带有“殖民色彩”的“控制工具”,损害了巴勒斯坦经济自主发展。
  舆论认为,以方突然“示好”,或许同以色列国防部长甘茨7日同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会面有关。双方同意在拜登访问期间应保持地区局势平稳。然而,舆论对拜登此访推动巴以问题解决取得实质性进展并不抱有期待。
  巴以问题延宕70多年,耶路撒冷地位、犹太人定居点扩建、巴勒斯坦难民回归等诸多痼疾至今难解,归根结底在于“两国方案”没有得到落实,迟迟未能还巴勒斯坦人民一个公道正义。而没有正义的根基,就难以构筑持久和平。
  事实一再证明,不能以零敲碎打的危机管控取代全面公正的解决方案,不能以有限的经济人道措施抹平政治安全欠账,不能以个别国家政策取代长期形成的国际共识与多边进程。巴以问题终归要在“两国方案”基础上寻求长期解决。  
      综合新华社消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