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文学院副院长马兵点评青未了散文奖——
写作者无畏坚实地走在散文这条长路上
2022年08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记者 周静

  7月29日下午,第二届青未了散文奖颁奖典礼在济南万科翡翠公园小剧场隆重启幕。典礼现场,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马兵代表专家评审团分享了评审感受,并对一等奖以及其他几篇获奖作品进行了点评。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让他写散文;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写散文。”一开场,马兵便幽默地跟大家探讨散文易写难工的原因,马兵说,“易写”是因为散文没有题材的限制,是包容性和灵活性最强的文体,极易上手。“难工”则是因为散文对个人的文学修为和积淀提出极大的挑战。散文如何能写出新意?马兵表示,这对散文写作者而言,是莫大的压力。
  “尽管散文创作是条畏途,但是依然有那么多坚贞的写作者无畏地坚实地走在这条长路上,且留下那么精彩的文字。这真是让人觉得可喜的事情,也让人对青未了散文奖的未来充满期待。”马兵说。
  随后,马兵分享了几篇获奖作品的阅读感受。
  “刘星元的《一匹马自梦境中奔来》就像它的题目一样,有着令人惊惧的奔涌的力量。这篇文章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勇于走出个人写作的舒适区,通过一匹‘用意念与情感豢养、呵护了半生的马’与老驿卒、饲马者、病书生等人命运的牵绊,以马的隐忍和不驯,测度人性的诚与真。”马兵在点评中称赞这篇散文有华丽奇崛的想象和语言,但更有与之相符的批判的力度和忧虑的思想。
  在点评获奖作者葛小明的《早餐里的烟火》时,马兵表示,文章通过日常的吃食写出了深长隽永的人生滋味。作者赋予油条和拉面以人的思考和判断,“这种手法不单是拟人化的修辞那么简单,它背后体现的是作者的洞察力,是一双新鲜的眼睛,是我们习焉不察的人生体验和智性的审美观照的结合。”马兵指出,作者的更难得之处在于,跳出了写身边琐事而常难以避免的“性灵”“小我”“软性”的创作积习,由食物及人进而入世,处处体现了叙事者的沉思。
  在点评李书忠的《大地素笺》时,马兵说作者知难而上,“虽然文章的构思立意谈不上新,但是因为记忆真切,文字清拔,情意凝贮而让人读来别有记怀。”通过对儿时乡间分地瓜和晒瓜干的若干记忆,串联个人对城与乡的思考,为坚固的散文乡愁美学添加了一块厚砖。散文名为“素笺”,对乡间景物的描写却如工笔画一般细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