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餐厅管饭,草编合作社发钱
作为黄河滩区迁建社区,杨庙社区“迁”出美好新生活
2022年10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老人们成立了志愿者队伍,老有所为。
     在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最热闹的地方就是日间照料中心。在这里的老年餐厅,社区脱贫享受政策户老人每天仅需花一元钱,就可享受一顿一荤一素的美味午餐。

  文/片 记者 郭春雨

让老人们老当益壮
  西红柿炒鸡蛋、西葫芦肉片、清蒸鱼……一顿热气腾腾的午餐,暖了老人的胃,也暖了老人的心。
  “现在已经有64位老人了,去年总书记来的时候是40多位老人,现在越来越多的老人信任我们,开始在餐厅吃饭。”日间照料中心负责人王祝娥说,在老年餐厅用餐的老人,多数都是五保户或者脱贫享受政策户等。平时在家冷冷清清,而在日间照料中心,不仅能吃饭,更重要的是邻里乡亲们能聚在一起聊天。“大家在一起聊天、下棋,卫生室就在附近,谁要是有个头疼脑热不舒服,医生很快就过来了。”今年67岁的刘大娘告诉记者,“年纪大了能一起说说话就很好。”
  日间照料中心每月的12日是“生日纪念日”,给当月过生日的老人过集体生日,大家一起吃蛋糕、唱生日歌。
  王祝娥还成立了“益壮服务队”,参加服务队的老人都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维护社区的治安、卫生,为其他不方便行动的老人提供志愿者服务。“就是让老人们老有所为、老当益壮。”王祝娥说。
黄河滩区的新房子
  实际上,暖心一元餐的背后折射出老有所养的大命题。在黄河滩区,房子曾经是困扰几代人的大问题。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也在黄淮大地上割开一道伤疤。黄河流入东营后进入了一段长达30公里的“窄胡同”,遇有洪峰和凌汛极易决口,真是险之又险。庄稼被淹、房子冲毁、多次搬家,是大多数滩区村民习以为常的经历。
  和黄河的斗争世世代代从未停止。1971年9月,国家批准建设黄河南展宽工程,在临黄堤外修建南展堤,中间的蓄滞洪区就是南展区。为了保护房屋,1979年,南展区的乡亲们筑起了避水房台,将房子搬迁到了房台上。
  所谓房台,不过是加高了的房子的地基,一座座房子形似一座座孤岛。为了保护房子,乡亲们用玉米秸、高粱秆等围在房屋四周,抹上泥,希望能加固墙体。但当洪水没过土台时一切都无济于事。“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建房、三年还账。”房子建了塌,塌了建,日子始终苦哈哈。
  “屋都是土坯房,一下雨村里路上全是泥,就没法走了。”胡玉德老人回忆,村里都是一家人跟牲口挤在一起住,“太遭罪了。”老人清楚地记得,全村老少被泛滥的黄河水追赶,努力了几十年,黄河水患依然在身边,村里的房台一天比一天高。
  住房问题,成为滩区百姓面临的最大难题。“我们家一共四间房,我爷爷奶奶一间,我们一家四口挤一间,剩下两间一间放粮食杂物,还有一间养了两头毛驴。吃饭时都得现从睡觉的地方隔出一块地儿放桌子。”今年36岁的李兆庆还清楚地记得搬迁前的情况,当时房台的房基和地面落差大,坑坑洼洼,出门就像跳坑,下雨泥泞不堪。村里没有自来水,几个村子共用一口水井,平时喝水要用扁担挑。
  “我13岁时去挑水,水桶太沉,井边太滑掉了进去,幸亏被救了上来。”李兆庆告诉记者,2016年,黄河南展区滩区旧村台改造提升工程启动,搬迁到楼房的同时村子统一规划,硬化了巷道,铺了排污管道,装了路灯,暖气管道通进了家家户户……
  记者了解到,搬迁前,原11个房台村村民在黄河南展区避水房台上居住了30多年。作为原蓄滞洪区居民迁建安置社区,杨庙社区总投资5.6亿元,2016年底全部搬迁入住,现有居民1535户4792人。
  社区按照面积大小设计了7种户型,满足群众的不同需求,为了让乡亲们住得舒心,小区里还专门设置了一南一北两个大仓库,专门用于放置农机。
家门口就能乐业
  滩区百姓迁建,不仅安居,还要乐业。
  在杨庙社区的金岸草编工艺加工专业合作社,30多位工人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编织。柔软的编绳在他们手里不停穿梭,一个草编书架很快就有了雏形。这些工人几乎都是女性,年纪也基本都过了50岁。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对他们来说不仅多了一份收入,还能让日子过得更加充实。
  安居就要乐业,合作社是由杨庙社区党总支牵头领办的,11个村共同出资,主要从事屏风来料手工编织,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挣钱。在社区党总支的带领下,各村陆续成立了6个专业合作社。“这个活儿不用打卡,也不用在班上,可以拿回家编织。”一名工人告诉记者,大部分妇女都是拿料回家加工,也方便照顾孩子。“一个书架能挣12元手工费,俩小时就能编一个。”54岁的刘女士说,在合作社上班最大的好处就是离家近且自由,完全按件计酬,自己一个月大约能挣到1500元。
  对于现在的日子,大家伙儿都挺满意。“搬了新房子,有暖气、有自来水,日子过得很好。”一名村民给记者看她的珍珠项链和玉手镯,说道,“这都是孩子给买的。孩子孝顺,我来这里干活就是不想闲着,还能跟大家伙儿一起聊聊天。”
  老有所养,少有所依。在青少年之家,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玩游戏,社区建设的图书室面向所有孩子开放;在为民服务中心,专业物业公司里有保洁、保安、维修队……社区居民的问题可以在这里“一站式办好”。
  曾经安居难、娶亲难、致富难、出行难、上学难的黄河滩区人,终于在黄河边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